【单选题】【消耗次数:1】
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戴尔
斯金纳
克劳德
加涅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①  戴尔
②  斯金纳
③  克劳德
④  加涅
【单选题】 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 )
①  戴尔
②  斯金纳
③  克劳德
④  加涅
【简答题】 简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
【单选题】 美国学者把教育技术应用于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①  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和运用系统方法的整合应用
②  依靠开发、使用学习资源与学习者相互作用来提高人的学习质量
③  因为学习者的情况对于选择目标、确定步骤、确定评价性质等许多教育决策产生影响,必须重视分析、研究学习者的特点
④  进行一系列的教育开发工作,即进行有效教学资源的开发
【单选题】 美国学者把教育技术应用于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①  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和运用系统方法的整合应用
②  依靠开发、使用学习资源与学习者相互作用来提高人的学习质量
③  因为学习者的情况对于选择目标、确定步骤、确定评价性质等许多教育决策产生影响,必须重视分析、研究学习者的特点
④  进行一系列的教育开发工作,即进行有效教学资源的开发
【单选题】 美国学者把教育技术应用于解决教学问题的 基本指导思想()
①  A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和运用系统 方法的整合应用
②  B依靠开发、使用学习资源与学习者相互作用来提高人的学习质量
③  C因为学习者的情况对于选择目标、确定步骤、确定评价性质等许多教育决策产生影响,必须重视分析、研究学习者的特点
④  D进行一系列的教育开发工作,即进行有 效教学资源的开发
【多选题】 下面属于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原则的是( )
①  积极反应原则
②  小步子原则
③  重复练习原则
④  低错误率原则
【单选题】 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①  凯洛夫的《教育学》
②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③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④  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判断题】 我国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是《论语》。
① 
② 
【判断题】 克劳德·香农提出用二进制替代十进制运算,并将计算机分成了5大组件。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判断题】 设有一个10阶的对称矩阵A,采用压缩存储方式将其下三角部分以行序为主序存储到一维数组b中。(矩阵A的第一个元素为a1,1,数组b的下标从1开始),则矩阵元素a5,3对应一维数组b的数组元素是b[8]。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广义表((a))的表尾是( )。
①  A.a
②  B.(a)
③  C.0
④  D.((a))
【单选题】 一个顺序存储线性表的第一个元素的存储地址是90,每个元素的长度是2,则第6个元素的存储地址是( )。
①  A.98
②  B.100
③  C.102
④  D.106
【单选题】 稀疏矩阵采用压缩存储的目的主要是( )。
①  A.表达变得简单
②  B.对矩阵元素的存取变得简单
③  C.去掉矩阵中的多余元素
④  D.减少不必要的存储空间的开销
【单选题】 非空的单向循环链表的尾结点满足( )(设头指针为head,指针p指向尾结点)。
①  A.p-next==NULL
②  B.p==NULL
③  C.p-next==head
④  D.p==head
【单选题】 常对数组进行的两种基本操作是( )。
①  A.建立与删除
②  B.索引与、和修改
③  C.查找和修改
④  D.查找与索引
【单选题】 一维数组A采用顺序存储结构,每个元素占用4个字节,第8个元素的存储地址为120,则该数组的首地址是( )。
①  A.88
②  B.92
③  C.32
④  D.90
【单选题】 设有两个串p和q,其中q是p的子串,q在p中首次出现的位置的算法称为( )。
①  A.求子串
②  B.连接
③  C.匹配
④  D.求串长
【单选题】 字符串a1=〝BEIJING〞, a2 =〝BEF〞 , a3= 〝BEFANG〞, a4=“BEFI〞最小的是( ).
①  A. a1
②  B. a2
③  C. a3
④  D. a4
【单选题】 一组记录的关键字序列为(37,70,47,29,31,85),利用快速排序,以第一个关键字为分割元素,经过一次划分后结果为( )。
①  A.31,29,37,47,77,85
②  B.29,31,37,47,70,85
③  C.31,29,37,70,47,85
④  D.31,29,37,85,4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