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是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宣布的。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在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开幕会上,毛泽东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依据现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以上的多数通过。
①  二分之一
②  三分之二
③  四分之三
【单选题】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
①  18172
②  18507
③  19968
④  19998
【多选题】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 ) 。
①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②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
③  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的反映
④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单选题】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 )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①  二分之一
②  三分之一
③  四分之一
④  五分之一
【单选题】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多少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①  二分之一
②  三分之一
③  四分之一
④  五分之一
【单选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①  两个月以前
②  两个月以内
③  一个月以前
④  一个月以内
【单选题】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哪一年召开?
①  1951年
②  1952年
③  1953年
④  1954年
【单选题】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是()。
①  周恩来
②  刘少奇
③  董必武
【单选题】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在哪一年召开的?
①  1951年
②  1952年
③  1953年
④  1954年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清创术的主要目的是( )
①  使伤口尽量转为清洁伤口,争取一期愈合
②  避免应用抗生素
③  避免行延期缝合
④  尽可能保存健康组织
⑤  清除异物与坏死组织
【单选题】 深II度烧伤的特点( )
①  创面呈红斑样改变
②  创面痛觉敏感
③  可见树枝状栓塞血管
④  如无感染,可融合修复
⑤  愈合后无疤痕
【单选题】 小儿烧伤双下肢包括臀部,用九分法计算面积应为( )
①  2×9%+1%+(12-年龄)
②  3×9%-1%+(12-年龄)
③  4×9%+1%-(12-年龄)
④  5×9%+1%-(12-年龄)
⑤  6×9%-1%+(12-年龄)
【单选题】 III度烧伤的特点( )
①  痛觉较迟钝
②  仅有较小的水泡
③  有网状栓塞血管
④  局部温度高
⑤  伤及皮肤全层、甚至达皮下、肌肉或骨骼
【单选题】 用新九分法计算成人烧伤面积,下列不正确的是( )
①  头、面、颈部各为3%
②  两上臂为6%
③  躯干为27%
④  两臀为5%
⑤  双前臂为6%
【单选题】 一体重60kg患者,烧伤面积(Ⅱ°、Ⅲ°)50%,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为( )
①  3000ml
②  4500ml
③  6000ml
④  6500ml
⑤  8000ml
【单选题】 关于全身性冻伤的急救处理,不恰当的措施是( )
①  尽快使伤员脱离寒冷环境
②  衣服、鞋袜等连同肢体冻结者,应用40℃温水使冰冻融化后脱下
③  以冰雪拭冻伤部位,促使局部快速复温
④  将伤员置于15~30℃温室中
⑤  复温以肢体红润、皮温达到36℃左右为妥
【单选题】 关于狂犬病的正确叙述,不包括( )
①  仅由疯犬咬伤引起
②  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③  咬伤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④  潜伏期可达数月
⑤  预防采用狂犬病疫苗主动免疫
【单选题】 体重60kg患者,烧伤面积(Ⅱ°、Ⅲ°)50%,其中Ⅲ°烧伤面积占22%,其补液成分中胶体液应为( )
①  1000ml
②  1500ml
③  2250ml
④  2750ml
⑤  3250ml
【单选题】 严重烧伤的第一位死因是( )
①  休克
②  急性呼吸衰竭
③  急性肾功能衰竭
④  脓毒症
⑤  电解质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