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由邓小平提出的。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①  经济高速发展
②  政治清明
③  文化繁荣
④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单选题】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①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②  B.经济高速发展
③  C.政治清明
④  D.文化繁荣
【多选题】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①  富强
②  民主
③  文明
④  和谐
【单选题】 ( )提出,“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这标志着党开始用一种新的思路指导自身建设。
①  党的十一大
②  党的十二大
③  党的十三大
④  党的十四大
【单选题】 我们党提出,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①  A.新中国成立100周年
②  B.2020年
③  C.2035年
④  D.党成立100周年
【单选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①  国家
②  大国
③  强国
④  富国
【单选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①  国家
②  大国
③  强国
④  富国
【多选题】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是指:( )
①  从2035年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  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③  到建党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④  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单选题】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______到______,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r/>
①  2020年 2035年
②  2025年 2040年
③  2030年 2045年
④  2035年 本世纪中叶
【判断题】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的目标及当前党的建设的任务。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判断题】 舆情监测和舆情信息搜集工作不需要专业化的团队协作开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舆情的形成总需要一个过程,从这个过程的时量特征来看,舆情的形成可以分为( )
①  动力模式
②  渐进模式
③  突发模式
④  线性模式
【多选题】 我们可以从( )几个方面来探讨大数据对舆情的价值和影响。
①  信息加工
②  数据解释
③  趋势研判
④  分众服务
【多选题】 舆情的传播阶段:可分为( )
①  发展
②  扩散
③  稳定
④  消退
【单选题】 ( )作为冲突的一种类型,首先它应该处于社会系统中的公众的情绪、态度和意见的对立状态。
①  舆情冲突
②  议程设置
③  舆情监测
④  舆情处理
【单选题】 在社会矛盾的形成和积累之下,指向某种矛盾的舆情在暗暗地滋生和积累,经历了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由隐匿到公开的过程,最终可能会以某一公共事务为导火索而爆发出来,这就是舆情形成的( )。
①  突发模式
②  渐进模式
③  线性模式
④  动力模式
【单选题】 ( )是舆情监测团队为研究问题、寻找方法、优化协作而进行沟通机制。
①  舆情会商机制
②  舆情监测
③  舆情报告
④  舆情识别
【单选题】 开展网络舆情监测活动的核心一环是设置( )。
①  摘要
②  关键词
③  专题
④  舆情会商
【单选题】 单峰形指舆情达到临界点立即下落,比如社会谣言,在得到澄清后人们不再关注,紧张的情绪马上得到缓解。
①  双峰形
②  波浪形
③  梯形
④  单峰形
【判断题】 对舆情形成的结构性的描述主要是对其内在和外在结构以及相互关系进行线条式的勾勒;对舆情形成的功能性描述主要是分析各联系因素间的动力耦合过程,以显示这种耦合的强度和方向等。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