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哪个国家提出的?
中国
美国
俄罗斯
德国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提出的。
【单选题】 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间(?)。
①  2012年12月
②  2013年3月
③  2014年6月
④  2016年9月
【多选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背景:( )
①  人类面临共同的发展机遇,是个命运共体
②  人类面临共同的挑战,民族国家无法单独解决
③  中国道路中国方案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④  反对逆全球化的需要
【多选题】 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五位一体”。包括(  )。
①  倡导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
②  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③  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④  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单选题】 稳定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安理会决议。
①  阿富汗
②  苏丹
③  利比亚
④  非洲
【单选题】 中国首次提出“命运共同体”是在()。
①  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②  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
③  《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
④  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
【多选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_____。
①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
②  不断完善外交布局,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我们要全面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不断完善我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③  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我们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④  推动国际社会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努力。
【单选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出访()时首次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①  A.瑞士
②  B.俄罗斯
③  C.美国
④  D.英国
【判断题】 塞内加尔等近30个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与西方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相冲突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多选题】 我国经济建设活动引发的生态安全问题包括()。
①  A.核能事故、核废料处理
②  B.化工生产中各种有害化合物排放、外溢
③  C.海陆管道运输途径地储存的有害物质外溢
④  D.矿山开发中的矿物径流,尾矿、土地塌陷
【多选题】 下列对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  A.价值标尺是多元的
②  B.以生态伦理为价值取向
③  C.以工业文明为基础
④  D.以信息文明为手段
【多选题】 物联网的产业链包括()。
①  A.芯片供应
②  B.传感器供应
③  C.无线模组供应
④  D.网络运营
【多选题】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在南非德班举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会议成果包括()。
①  A.就发展中国家最关心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问题作出了安排
②  B.在资金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启动了绿色气候基金
③  C.在《坎昆协议》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适应、技术、能力建设和透明度的机制安排
④  D.深入讨论了2020年后进一步加强公约实施的安排,并明确了相关进程
【多选题】 环境问题的全球性体现在()。
①  A.在空间上表现为全球无处不在
②  B.在时间上表现为全球无时不在
③  C.在程度上表现为环境问题已不堪重负
④  D.在后果上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人类的持续发展
【多选题】 重建经济秩序的措施包括()。
①  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有害物质的国际间流动,减少在贫困地区设置污染性工业
②  B.消除贫困
③  C.制止战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削减核武器数量,把核力量对全球生态环境进行毁灭性打击的可能性控制到最小限度
④  D.加强对生物基因的保护,建立全球性的生态保护区,设置以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的贸易限制,划分生态环境脆弱类型,规定不同地区资源环境成本核算的级差标准
【多选题】 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方面,生态工业的分类包括()。
①  A.资源化综合利用
②  B.绿色交通
③  C.环境基础设施
④  D.城镇能源基础设施
【多选题】 在十九大报告的基本方略中,强调了“十四个坚持”,其中与生态文明有关的是()。
①  A.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②  B.坚持新发展理念
③  C.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  D.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多选题】 在节能环保产业方面,生态工业的分类包括()。
①  A.先进环保装备制造
②  B.产业园区绿色升级
③  C.新能源汽车和绿色船舶制造
④  D.资源循环利用
【多选题】 当前,我国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的成效包括()。
①  A.基本建立起了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全链条”责任追究体系
②  B.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基本达到全覆盖
③  C.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国家公园的试点工作和制度探索有序推进
④  D.体制机制创新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