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1936年10月蒋介石到达西安,目的是为了( )。
参加谈判
督战
例行视察
抗日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合抗日,史称“西安事变”。下列因西安事变促成的“变化”是( )。
①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  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③  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由抗日反蒋变为一致抗日
④  张学良、杨虎城停止进攻红军,逼蒋抗日
【判断题】 1936年1月28日,东北抗日联军成立。(单选 2 分)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以和平方式解决,蒋介石接受()的主张。
①  停止内战
②  土地革命
③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改革开放
④  拨乱反正
⑤  一致抗日
【单选题】 2017年习总书记视察山西工作,到达山西的时间是6月( )日。
①  21
②  22
③  23
④  24
【单选题】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地点是( )。
①  A.会宁
②  A.吴起镇
③  A.遵义
④  A.瑞金
【多选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积极准备内战的同时,又表示愿意与中共进行和平谈判。其目的是?
①  以和平谈判敷衍国内外舆论,掩盖其正在进行的内战准备
②  诱使中共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以期不战而控制全中国
③  如果谈判不成,即放手发动内战,并把战争责任转嫁给中共
④  同人民一起建设新中国
【多选题】 1936 年 10 月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会师的红军主力是?
①  红一方面军
②  红二方面军
③  红三方面军
④  红四方面军
【单选题】 聆听的目的是为了()
①  理解表面信息
②  理解对方全部信息
③  理解大部分信息
④  理解深层次信息
【多选题】 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先后会师的红军主力有( )
①  红一方面军
②  红二方面军
③  红三方面军
④  红四方面军
【判断题】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枢纽,十年内战局面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多选题】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的基本原则包括?
①  罪刑法定原则
②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③  罪责自负原则
④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多选题】 广义上的刑法包括?
①  刑法典(刑法修正案)
②  单行刑法
③  附属刑法
④  刑法立法解释
【单选题】 199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 《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属于下列哪种刑事法律?
①  刑法立法解释
②  单行刑法
③  刑法修正案
④  附属刑法
【单选题】 某国驻华使馆一等秘书甲,参与了我国国 内某犯罪集团的绑架、抢劫犯罪。对甲的刑事责任应如何解决?
①  适用我国刑法追究某甲的刑事责任
②  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③  适用其本国法律追究其刑事责任
④  直接驱逐出境
【单选题】 我国刑法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
①  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②  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
③  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不适用
④  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单选题】 我国《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 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这一刑法条文中的“但书”所表述的情况是?
①  对前段的补充
②  前段的递进
③  前段的例外
④  对前段的限制
【单选题】 甲国公民比尔等人,在乙国领海劫持了一艘悬挂丙国国旗的货轮后,驾驶该货轮途经我国领海回甲国时,被我国警方抓获。我国参加了惩治海盗行为的国际公约。据此,对于比尔等人的海盗行为,我国司法机关?
①  应按国际条约的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
②  可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
③  应将犯罪嫌疑人引渡给有关国家追究其刑事责任
④  可适用甲国、乙国或者丙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 外犯罪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是可以不予追究的是情形?
①  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②  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③  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④  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单选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 项是正确的?
①  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张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②  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③  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④  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单选题】 我国《刑法》第12条关于溯及力的规定 采取的是?
①  从旧原则
②  从新原则
③  从新兼从轻原则
④  从旧兼从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