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根据( )年宪法,县级以上人大设立常委会,人大代表选举由等额制改为差额制。
2004
1954
1982
1978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将县级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改成直接选举的宪法是()
①  1993年宪法修正案
②  1979年宪法修改决议
③  1980年宪法修改决议
④  1988年宪法修正案
【单选题】 按照宪法规定,我国各级人大中设立常委会的有( )。
①  全国人大
②  各省级人大
③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④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
【单选题】 按照宪法规定,我国各级人大中设立常委会的有( )。
①  全国人大
②  各省级人大
③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④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
【多选题】 我国直接选举的人大代表包括( )。
①  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大代表
②  县,自治县的人大代表
③  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大代表
④  乡,镇的人大代表
【判断题】 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的选举,如果遇到不能选举的非常情况,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1/2以上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根据宪法第60条之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必须在全国人大任期届满的()以前完成下届全国人大的选举。
①  2个月
②  3个月
③  1个月
④  6个月
【判断题】 我国最高权力机构是人大常委会。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法工委内设立法规备案审查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行备案审查职责提供服务保障。
①  2004年
②  2005年
③  2014年
④  2016年
【多选题】 在我国,下列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的是( )
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③  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④  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多选题】 下列属于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立法的是( );
①  《营业税暂行条例》
②  《增值税暂行条例》
③  《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④  《消费税暂行条例》
随机题目
【判断题】 所谓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F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也称重大错报风险或检查风险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审计计划是审计工作的行动指南,是审计人员为了完成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所编制的工作计划,是审计决策方案的具体落实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审计作用的发挥决定审计的职能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现行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应当告知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必要时,可出具审计报告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部分样本(项目)进行审计,并对所选项目本身发表审计意见的方法叫抽样审计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审计风险模型错误的是?
①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X检查风险
②  重大错报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③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④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单选题】 某账户余额实际并不存在重要错报,而样本却支持得出该账户余额存在重要错报的结论的风险是?
①  信赖不足风险
②  信赖过度风险
③  误受风险
④  误拒风险
【单选题】 审计重要性主要运用在?
①  审计计划阶段和审计实施阶段
②  审计实施阶段和审计终结阶段
③  审计实施阶段和审计委托阶段
④  审计计划阶段和审计终结阶段
【多选题】 审计依据按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的依据不同可分为?
①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②  内部管理控制制度
③  内部奖惩控制制度
④  内部考核控制制度
【多选题】 按照审计证据的来源分类?
①  基本证据
②  辅助证据
③  外部证据
④  内部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