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标志着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结束。吴起镇不仅由此成为了党中央与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而且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奠基大西北、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出发点。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中央红军长征在陕北吴起镇同红十五军团会师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红军长征的胜利,( )。
①  宣告了国民党围追堵截的破产,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
②  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③  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
④  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
【单选题】 红军长征宣告胜利结束是在( )。
①  12693
②  13058
③  13424
④  14154
【单选题】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分别于甘肃会宁、将台堡胜利会师,标志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三大主力包括红一、二、( )方面军。
①  A.三
②  B.四
③  C.五
④  D.六
【单选题】 ( )做出伟大决策,把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
①  古田会议
②  八七会议
③  榜罗镇会议
④  洛川会议
【判断题】 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为1935年10月。
① 
② 
【判断题】 党和红军在长征血与火的艰苦卓绝斗争中趟出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道路,以邓稼先为核心的党中央找到中国革命力量生存发展的落脚点,找到中国革命事业胜利前进的新出发点。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红军长征顺利结束的标志是( )。
①  井冈山会师
②  三大主力会师
③  西安事变
④  吴起镇会师
【单选题】 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 ),开始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①  古田会议
②  黎平会议
③  遵义会议
【多选题】 红军长征开始于(),结束于()。
①  1933年10月
②  1934年10月
③  1935年10月
④  1936年10月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对于寻常性银屑病,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  有典型的红斑鳞屑病损,常复发,长时期后可转变为结节
②  有典型的红斑鳞屑病损,长时期后可转变为结节,常单侵犯头皮或甲,病损边界清楚
③  有典型的红斑鳞屑病损,常复发,病损边界清楚,常单侵犯头皮或甲
④  有典型的红斑鳞屑病损,常复发,长时期后可转变为结节,常单侵犯头皮或甲
⑤  有典型的红斑鳞屑病损,常复发,长时期后可转变为结节,病损边界清楚
【单选题】 符合过敏性紫癜表现的是( )
①  小儿多发,常伴有腹痛,皮疹好发于小腿伸侧
②  小儿多发,常伴有腹痛,可发展为风湿性关节炎
③  皮疹好发于小腿伸侧,皮疹的直径在3厘米以上
④  皮疹的直径在3厘米以上,反复发作后病情加重
⑤  反复发作后病情加重,可发展为风湿性关节炎
【单选题】 患者男性,30岁,四天前突然发热,头痛、乏力,口腔长疮疼痛,不能进食而来院。既往有药物过敏史。发病前否认用药。检查:发热39度,口周、唇部有红斑糜烂结痂病损。龟头也有糜烂,躯干、四肢有多数红斑,部分上有水疱,破溃处渗液、结痂。两足、膝关节部发红、肿胀。血沉95mm/1小时,白细胞12,000/立方米。本病例应该诊断为( )
①  Behcet氏病
②  重症多形红斑
③  Reiter氏病
④  过敏性紫癜
⑤  带状疱疹
【单选题】 有关过敏性紫癜,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①  可伴有肾脏损害
②  可伴有胃肠道损害
③  可伴有关节损害
④  可伴有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
⑤  发病前常有感染史
【单选题】 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一般不主张用( )
①  镇静剂或抗组胺类药
②  补充各种维生素
③  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
④  除去诱发因素
⑤  用某些中药
【单选题】 系统性红斑狼疮除皮肤黏膜损害外最常受累的是( )
①  肾脏
②  关节
③  心血管系统
④  呼吸系统
⑤  神经系统
【单选题】 盘状红斑狼疮皮损的特征是( )
①  粘着性鳞屑,下面角栓
②  皮损为多环状
③  边缘不清楚
④  不伴毛细血管扩张
⑤  皮疹夺诊可是棕黄色
【单选题】 以下属于紫外线治疗的禁忌证的是( )
①  玫瑰糠疹
②  银屑病
③  红斑狼疮
④  白癜风
⑤  寻常痤疮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不属于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诊断要点的是( )
①  颜面部红斑
②  贫血、白细胞减少
③  表皮基底层的液化变性
④  真皮附件周围淋巴细胞浸润
⑤  毛囊性角栓
【单选题】 皮肌炎的特征诊断,错误的是( )
①  典型皮损
②  四肢和颈部肌肉无力
③  血清酶降低
④  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
⑤  肌肉活检特征性病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