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在假设检验中,不拒绝原假设意味着()。
原假设肯定是正确的
没有证据证明原假设是正确的
原假设肯定是错误的
没有证据证明原假设是错误的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为真,却拒绝原假设为犯第2类错误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在假设检验中,当接受原假设时,可以认为原假设绝对正确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真,而根据样本所得到的检验结论是拒绝原假设,则()。
①  犯了第一类错误
②  犯了第二类错误
③  检验结论是正确的
④  备则假设是正确的
【判断题】 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真,而根据样本所得到的检验结论是拒绝原假设,则犯了第一类错误()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H0,备择假设H1,则第二类错误是指
①  H0为真,接受H0
②  H0不真,接受H0
③  H0为真,拒绝H1
④  H0不真,拒绝H0
【单选题】 关于原假设H0的选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  尽量使后果严重的错误成为第一类错误
②  可以根据检验结果随时改换H0,以达到希望得到的结论
③  若拟从样本数据得到对某一结论强有力的支持,则将此结论的对立面设为H0
④  将不容易否定的论断选作原假设
【判断题】 进行假设检验时,检验统计量的值落在拒绝区域之外,并不能说明原假设一定为真。()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关于假设检验,下列错误的是()
①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对总体参数值提出假设,然后再利用样本提供的信息去验证先前提出的假设是否成立。
②  假设检验应确定拒绝域并做出拒绝还是接受H的统计判断。
③  要根据研究目的来建立零假设和备择假设。
④  一般来讲,应该先确定零假设,再确定备择假设。
【多选题】 在假设检验中,若检验结果是接受零假设H,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①  零假设一定成立
②  根据样本值尚不能推翻零假设
③  不能保证零假设为真
④  不可能会犯第二类错误
⑤  备择假设一定成立
【单选题】 在假设检验中,P值越小
①  拒绝原假设的可能性越小
②  拒绝原假设的可能性越大
③  拒绝备择假设的可能越大
④  不拒绝备择假设的可能性越小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关于大脑前动脉血栓形成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①  皮层支供应大脑半球内侧面前1/4的皮质
②  皮层支若闭塞出现,病变对侧下肢运动及感觉障碍伴小便功能障碍,面及上肢少有受累
③  深支供应内囊前肢和尾状核
④  深支若闭塞出现病变对侧中枢性面舌和上肢瘫痪,而下肢较轻
⑤  皮层支闭塞:偏瘫及感觉障碍,面部上肢较重
【单选题】 下列关于脑出血的描述错误的是()
①  好发年龄50~65岁,冬季发病较多,多有高血压病史
②  起病缓慢,一般在数天达到高峰
③  出血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
④  在白天活动中或在情绪紧张、兴奋、排便用力时发病
⑤  突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瘫痪失语、大小便失禁,血压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急性脑出血的治疗原则()
①  防止进一步出血
②  降低颅内压
③  控制脑水肿
④  维持生命机能
⑤  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原则()
①  防止进一步出血
②  防治继发性血管痉挛
③  控制脑水肿
④  去除引起出血的原因
⑤  预防复发
【单选题】 脑出血病人CT图像为()
①  起病后即可见低密度异常影
②  起病后即可见高密度异常影
③  可见脑室扩大
④  起病24-48小时后即可见低密度影
⑤  起病3天后即可见低密度影
【单选题】 下列关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描述错误的是()
①  起病急骤、炸裂样头痛、恶心及喷射性呕吐
②  头痛与脑膜刺激征2~3天后逐渐减轻或消失
③  老年人意识障碍较重,头痛、脑膜刺激征可不典型
④  儿童少年以血管畸形破裂多见
⑤  青壮年以脑动脉瘤破裂多见
【单选题】 关于脑出血的治疗,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①  收缩压维持在16~18kPa
②  每日静脉补液量2500ml以上
③  大剂量止血芳酸
④  保持安静,积极抗脑水肿
⑤  发病后24小时仍不能进食者给鼻饲
【单选题】 下列对于脑梗死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  发病年龄多在60岁以上
②  起病状态多在活动中
③  起病速度较脑出血缓慢,1~2两天达到高峰
④  发病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的较少
⑤  全身症状较轻或者没有
【单选题】 脑出血的内科治疗最重要的是()
①  控制脑水肿
②  给止血药
③  降低血压
④  抗维生素治疗
⑤  给养
【单选题】 下列对于脑出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  患者多数出现昏迷,意识障碍症状较重
②  发病后神经体征多出现均等性偏瘫
③  脑脊液是无色透明的
④  脑脊液呈血性
⑤  头颅CT检查脑实质内高密度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