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若要使结构构件的裂缝达到一级或二级要求,必须对其施加预应力,将结构或构件做成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预应力混凝土是在结构或构件的( )预先施加压应力而成。
①  受压区
②  受拉区
③  中心线处
④  中性轴处
【单选题】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以避免构件裂缝的过早出现。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以避免构件裂缝的过早出现(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以避免构件裂缝的过早出现(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以避免构件裂缝的过早出现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是利用( )使混凝土建立预应力的。
①  通过钢筋热胀冷缩
②  张拉钢筋
③  通过端部锚具
④  混凝土与预应力筋的粘结力
【单选题】 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使用条件下,构件截面混凝土()。
①  不出现拉应力
②  允许出现拉应力
③  不出现压应力
④  允许出现压应力
【单选题】 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使用条件下,构件截面混凝土
①  不出现拉应力
②  允许出现拉应力
③  不出现压应力
④  允许出现压应力
【判断题】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水泥用量越多,其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将越小。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①  C30
②  C35
③  C40
④  C20
随机题目
【判断题】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口号,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中国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新文化运动:“自从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它所提出的( A )的思想打开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
①  民主与科学
②  民主与自由
③  科学与法治
④  科学与自由
【判断题】 1923年8月,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国共产党召开会议,决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同时保持组织的独立性。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一大,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1925年5月30日,上海两千余名学生游行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声援工人,并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国巡捕逮捕一百余人,开枪打死13人,打伤数十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了“清共”会议,决定清除武汉国民政府和军队中的共产党员。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党独立领导和创建武装力量的新时期。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了“八七会议”,制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