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随时提出的请求,对其申请进行实质审查。
一年
两年
三年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 )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随时提出的请求,对其申请进行实质审查。
①  A1年
②  B1年半
③  C2年
④  D3年
【单选题】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即行公布。
①  12个月
②  8个月
③  18个月
【单选题】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多长时间即行公布()
①  6个月
②  12个月
③  18个月
④  24个月
【单选题】 发明专利申请人于1989年5月4日以邮寄方式向国家专利局提交专利申请文件,但专利局通知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日是1999年5月21日,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①  专利局以其受理专利申请的日期为申请日
②  因专利申请文件不齐备,推迟了专利申请日
③  因寄出专利申请文件的邮戳日不清晰,故以其收到专利申请文件的日期为申请日
④  因为1999年5月21日为该申请的优先权日
【单选题】 发明专利申请人于2009年5月4日以邮寄方式将其专利申请文件寄给国家专利局,但专利局通知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日是2009年5月21日。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①  专利局以其受理专利申请的日期为申请日
②  因专利申请文件不齐备,推迟了专利申请日
③  因寄出专利申请文件的邮戳日不清晰,故以其收到专利申请文件的日期为申请日
④  因为1999年5月21日为该申请的优先权日
【多选题】 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申请人应当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有?
①  请求书
②  权利要求书
③  说明书
④  摘要
⑤  图片或者照片.
【单选题】 《专利法》第29条第2款规定:“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月内,或者自外观设计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 (5分)
①  A. 三个
②  B. 六个
③  C. 十二个
④  D. 二十四个
【单选题】 邮寄的专利申请文件,()确定申请日。
①  以专利局收到日
②  以寄出的邮戳日
③  以寄达的邮戳日
【单选题】 两个以上的专利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在中国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 )
①  A.最先申请人 
②  B.最先发明人  
③  C.所有的申请人 
④  D.所有的发明人
【单选题】 1993年3月5日,周某就其发明M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出专利申请;其后又于1994年2月3日就同样的发明M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根据国际优先权原则,中国专利局在审查其新颖性、创造性时,其申请日是指?
①  1994年2月3日
②  1994年1月1日
③  1993年3月5日
④  1994年3月5日。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最大裂缝宽度会随混凝土保护层的增大而( )。
①  增大
②  减小
③  不变
④  与此无关
【单选题】 钢筋混凝土梁截面抗弯刚度随荷载的增加及持续时间增加而( )。
①  逐渐减小
②  逐渐增加
③  保持不变
④  先增加后减小
【单选题】 多层房屋刚性方案的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墙体验算中底层以上各层的高度取( )。
①  一层地面到二层楼盖的距离
②  基础大放脚顶到楼盖支承面之间的高度
③  一层地面到二层楼面的距离
④  两层楼(屋)盖结构支承面之间的高度
【单选题】 中心受压砌体中的砖处于( )的复杂应力状态下。
①  Ⅰ、Ⅱ
②  Ⅰ、Ⅱ、Ⅲ
③  Ⅰ、Ⅱ、Ⅲ、Ⅳ
④  Ⅱ、Ⅲ、Ⅳ、Ⅴ
【单选题】 单层刚弹性方案的房屋,在进行静力计算时按( )分析。
①  平面排架
②  具有不动铰支座的平面排架
③  考虑空间工作的平面排架
【单选题】 结构工程中使用钢材的塑性指标,目前最主要用()表示。
①  流幅
②  冲击韧性
③  可焊性
④  伸长率
【单选题】 直角角焊缝的有效厚度ch()。
①  0.7fh
②  4mm
③  1.2fh
④  1.5fh
【单选题】 普通螺栓和承压型高强螺栓受剪连接的五种可能破坏形式是:I.螺栓剪断;Ⅱ.孔壁承压破坏;Ⅲ,板件端部剪坏;Ⅳ.板件拉断;V.螺栓弯曲变形。其中()种形式是通过计算来保证的。
①  I ,Ⅱ,Ⅲ
②  I,Ⅱ,Ⅳ
③  I,Ⅱ,V
④  Ⅱ,Ⅲ,Ⅳ
【单选题】 一般按构造和施工要求,钢板上螺栓的最小允许中心间距为()。
①  3d0
②  2d0
③  1.2
④  1.5
【单选题】 在观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时将测量仪交替布置在梁的受拉区段,如出现下列何种情形,则证明开始开裂。()
①  某一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增大,相邻测点仪器读数也随之增大
②  某一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增大,相邻测点仪器读数可能变小
③  某一测点仪器读数不变,相邻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增大
④  某一测点仪器读数不变,相邻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