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为保证结构“大震不倒”,要求结构具有()
较大的初始刚度
较高的截面承载能力
较好的延性
较小的自振周期T1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结构的自振频率与结构的刚度及动荷载有关。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框架结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T1与水平弹性地震作用Fe有何变化?()
①  T1↓,Fe↑
②  T1↑,Fe↑
③  T1↑,Fe↓
④  T1↓,Fe↓
【单选题】 框架结构中布置填充墙后,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将( )
①  增大
②  减小
③  说不清
④  不变
【单选题】 下列结构延性哪个延性在抗震设计时要求最高()
①  结构总体延性
②  结构楼层的延性
③  构件的延性
④  关键杆件的延性
【单选题】 扭摆仪上只有圆盘时,其摆动周期为T1,放上待测物体后,摆动周期为T2,则()
①  T1〈T2
②  T1=T2
③  T1〉T2
④  不能确定
【判断题】 结构自震周期T变大时地震影响系数变大。()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抗震规范》给出的设计反应谱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0.1s~Tg之间时,谱曲线为()
①  水平直线
②  斜直线
③  抛物线
④  指数曲线
【单选题】 钢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指()
①  结构发生剧烈振动
②  结构的变形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③  结构达到最大承载力产生破坏
④  使用已达五十年
【单选题】 当荷载频率θ接近结构的自振频率ω时,( )。
①  可作为静荷载处理
②  荷载影响非常小
③  引起共振
④  可以不考虑阻尼的影响
【判断题】 n个自由度的结构有n个自振频率,最高的自振频率称为基频。()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判断题】 1916年,列宁撰写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指出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1918年3月3日,苏俄政府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 给新生的国家赢得巩固政权的时间(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同时,也得到了社会革命党人、孟什维克党人、立宪民主党人的支持(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粮食问题(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工业国有化只包括大企业的国有化,中、小企业不实行国有化(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粮食税是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它根本上改变了国家和农民、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性质(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苏维埃政府从俄国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客观实际出发,实行向共产主义迂回过渡的政策(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斯大林的工业化建设思路是优先发展轻工业(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1937年,苏联超额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根源在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 )。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