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框架梁为()
受压构件
受拉构件
受扭构件
受弯构件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发生受拉破坏的条件是( )。
①  偏心距较大且受拉一侧钢筋过多
②  偏心距较大且受拉一侧钢筋过少
③  偏心距较小且受拉一侧钢筋过多
④  偏心距较小且受拉一侧钢筋过少
【单选题】 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  轴心受拉构件破坏时混凝土已被拉裂,全部外力由钢筋来承担
②  偏心受拉构件的截面上还有受压区存在
③  当拉力的作用点在受压钢筋和受拉钢筋合力作用点之外时为大偏心受拉
④  小偏心受拉时,不考虑混凝土的受拉工作
【单选题】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纵向钢筋的布置沿截面()。
①  上面布置
②  上下面布置
③  下面布置
④  周边均匀布置
【单选题】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中受扭纵筋和箍筋的配筋强度比说明,当构件破坏时,( )
①  纵筋和箍筋基本都能达到屈服
②  仅箍筋达到屈服
③  仅纵筋达到屈服
④  纵筋和箍筋都不能达到屈服
【单选题】 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已知截面破坏时,受拉钢筋未屈服,受压一侧的混凝土被压坏,由此可推断该偏心受压构件是( )。
①  小偏压构件
②  大偏压构件
③  未能判定
【单选题】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中受扭纵筋和箍筋的配筋强度比0.6 1.7说明, 当构件破坏时,( )。
①  仅纵筋达到屈服
②  仅箍筋达到屈服
③  纵筋和箍筋都能达到屈服
【单选题】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挠度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①  <img class="kfformula" src="20200804/1596527988630314.png" data-latex="f=S\frac {{M}_{q}{l}^{2}_{0}} {{B}_{s}}"/>
②  <img class="kfformula" src="20200804/1596527988806749.png" data-latex="f=S\frac {{M}_{k}{l}^{2}_{0}} {{B}_{s}}"/>
③  <img class="kfformula" src="20200804/1596527988257843.png" data-latex="f=S\frac {{M}_{k}{l}^{2}_{0}} {B}"/>
④  <img class="kfformula" src="20200804/1596527988857756.png" data-latex="f=S\frac {{M}_{q\, }{l}^{2}_{0}} {B}"/>
【判断题】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刚度是一个变量。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破坏时,混凝土的拉裂与钢筋的受拉屈服同时发生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对于受拉构件和受压构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  圆形水池是轴心受拉构件
②  偏心受拉构件和偏心受压构件变形特点相同
③  排架柱是轴心受压构件
④  框架柱是偏心受拉构件
⑤  偏心受拉构件和偏心受压构件都会发生弯曲变形
随机题目
【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 )
① 
② 
【判断题】 校本研修是教师在边实践、边学习、边研究中实现自我提升。( )
① 
② 
【多选题】 面对教师职业倦怠,我们应该( )。
①  积极应对
②  得过且过
③  学会调试
④  增强控制
【多选题】 在全球范围内,制造强国的( )。
①  实现路径各不相同
②  支撑条件各不相同
③  发展模式相同
④  追求卓越、严谨执着的工匠精神相同
【多选题】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教育的启示,正确的有( )。
①  不能只要关注儿童思维的结果,还要关注思维的过程
②  重视儿童的学习意愿,认识到儿童的自主性、积极参与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③  强调对儿童进行成人化的思维训练
④  承认发展进程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多选题】 教学目标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有( )。
①  理解:不简单搬用
②  评价:有可检测性
③  具体:有可操作性
④  取舍:适切教材学情
【多选题】 “一带一路” 沿线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 )。
①  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
②  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
③  共同为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
④  创设合作环境
【多选题】 开展课题研究应避免的问题( )。
①  课题选题避免“盲从”,注重“问题”
②  课题研究过程中,避免“形式”主义,注重研究“过程”和实效
③  研究方法避免理性十足, 不接地气的“空对空”研究
④  研究过程性资料和研究成果注重积累,避免突击式和数量堆砌。
【多选题】 观课评课有助于我们学会( )。
①  发现好课
②  创造好课
③  欣赏好课
④  识别好课
【多选题】 教师课堂成长三个阶段分别是( )。
①  关注教材
②  关注自我
③  关注学生
④  关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