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B两点间的距离为12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x坐标增量为()m。
-102.630
62.629
102.630
-62.629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B两点间的距离为12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y坐标增量为()m。
①  -102.630
②  62.629
③  102.630
④  -62.629
【单选题】 B两点间的距离为20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x坐标增量为()m。
①  -170.92
②  170.92
③  104.30
④  -104.30
【单选题】 设AB距离为20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x坐标增量为( )m。
①  -170.92
②  170.92
③  104.30
④  -104.30
【单选题】 设AB边距离为100.23m,方位角为21°23′36″,则AB边的x坐标增量为( )m。
①  -170.92
②  93.324
③  104.3
④  -104.3
【单选题】 已知AB两点边长为188.43m,方位角为146°07′00″,则AB的x坐标增量为()。
①  -156.43m
②  -105.05m
③  105.05m
④  156.43m
【单选题】 设AB距离为200.22m,方位角为120°,则AB的x坐标增量为( )m。
①  100.11
②  90.11
③  -100.11
④  -90.11
【单选题】 已知AB两点的边长为188.43m,方位角为146°07′06″,则AB的 坐标增量为( )
①  -156.433m
②  105.176m
③  105.046m
④  -156.345m
【单选题】 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21°23′36″,则其反坐标方位角为()。
①  238°36′24″
②  301°23′36″
③  58°36′24″
④  -58°36′24″
【单选题】 若两点C、D间的坐标增量?x为正,?y为负,则直线CD的坐标方位角位于第( )象限
①  第一象限
②  第二象限
③  第三象限
④  第四象限
【单选题】 若A、B两点的坐标增量ΔXAB=0,ΔYAB>0,则直线AB的方位角αAB=( )。
① 
②  90°
③  180°
④  270°
随机题目
【判断题】 在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太阳城》的作者是
①  康帕内拉
②  莫尔
③  闵采尔
④  马克思
【多选题】 列宁领导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①  和平发展时期
②  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③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④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多选题】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是
①  圣西门
②  黑格尔
③  欧文
④  傅立叶
【判断题】 共产主义社会的和谐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社会主义经过长期的发展,在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最终将走向共产主义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三大差别”是
①  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②  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③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④  政治与经济的差别
【多选题】 共产主义社会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是
①  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
②  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
③  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
④  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
【判断题】 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在完成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后,还要经历一个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最后才能逐步走向共产主义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