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B两点间的距离为12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y坐标增量为()m。
-102.630
62.629
102.630
-62.629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B两点间的距离为12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x坐标增量为()m。
①  -102.630
②  62.629
③  102.630
④  -62.629
【单选题】 B两点间的距离为20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x坐标增量为()m。
①  -170.92
②  170.92
③  104.30
④  -104.30
【单选题】 设AB距离为20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x坐标增量为( )m。
①  -170.92
②  170.92
③  104.30
④  -104.30
【单选题】 设AB边距离为100.23m,方位角为21°23′36″,则AB边的x坐标增量为( )m。
①  -170.92
②  93.324
③  104.3
④  -104.3
【单选题】 已知AB两点的边长为188.43m,方位角为146°07′06″,则AB的 坐标增量为( )
①  -156.433m
②  105.176m
③  105.046m
④  -156.345m
【单选题】 已知AB两点边长为188.43m,方位角为146°07′00″,则AB的x坐标增量为()。
①  -156.43m
②  -105.05m
③  105.05m
④  156.43m
【单选题】 设AB距离为200.22m,方位角为120°,则AB的x坐标增量为( )m。
①  100.11
②  90.11
③  -100.11
④  -90.11
【单选题】 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21°23′36″,则其反坐标方位角为()。
①  238°36′24″
②  301°23′36″
③  58°36′24″
④  -58°36′24″
【单选题】 若两点C、D间的坐标增量?x为正,?y为负,则直线CD的坐标方位角位于第( )象限
①  第一象限
②  第二象限
③  第三象限
④  第四象限
【单选题】 若A、B两点的坐标增量ΔXAB=0,ΔYAB>0,则直线AB的方位角αAB=( )。
① 
②  90°
③  180°
④  270°
随机题目
【单选题】 真毛细血管交替开放,主要受哪种因素控制?
①  肾上腺素
②  乙酰胆碱
③  组胺
④  局部代谢产物的浓度
⑤  缩血管神经冲动
【单选题】 减压反射的最终效应是
①  降低动脉血压
②  升高动脉血压
③  减弱心血管活动
④  增强心血管活动
⑤  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单选题】 影响正常人收缩压的主要因素是
①  每搏输出量
②  外周阻力
③  心率
④  大动脉的弹性
⑤  循环血量
【单选题】 心肌细胞超常期内兴奋性高于正常,因此
①  兴奋传导速度高于正常
②  自动节律性高于正常
③  动作电位幅度大于正常
④  刺激阈值低于正常
⑤  刺激阈值高于正常
【单选题】 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使
①  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
②  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
③  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
④  心室肌不产生强直收缩
⑤  心室肌动作电位持续时间延长
【单选题】 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常出现代偿性间歇的原因是
①  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延迟发放
②  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少发放了一次
③  房室结暂时不能传导动作电位
④  室性期前收缩时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很长
⑤  窦房结传来的冲动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
【单选题】 在心动周期的下列各时相中,左心室容积最大的是
①  心房收缩期末
②  等容舒张期末
③  减慢充盈期末
④  快速充盈期末
⑤  快速射血期末
【单选题】 心脏收缩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这主要是因为
①  动脉血压升高
②  血流速度加快
③  心输出量增加
④  舒张期室内压降低
⑤  静脉压增高
【单选题】 在正常情况下,支配全身血管舒缩活动、调节血压的主要传出神经是
①  交感缩血管神经
②  交感舒血管神经
③  迷走神经
④  副交感舒血管神经
⑤  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
【单选题】 心率减慢(形成动脉血压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将增加的是
①  动脉舒张压
②  动脉收缩压
③  心输出量
④  平均动脉压
⑤  动脉脉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