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开标应当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进行
当天公开
当天不公开
同时间公开
一时间不公开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招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收到的所有投标文件,开标时都应当当众予以拆封、宣读。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递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必须开标。():。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按照《招标投标法》规定,截至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投标人少于三个的,招标人应当( ?)。
①  直接开标
②  适当延长投标截止时间
③  邀请其他具备项目能力、资信良好的法人或组织参与投标
④  重新招标
【单选题】 按照《招标投标法》规定,截至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投标人少于三个的,招标人应当( )。
①  直接开标
②  适当延长投标截止时间
③  邀请其他具备项目能力、资信良好的法人或组织参与投标
④  重新招标
【单选题】 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修改,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且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
①  5日以前
②  15日以前
③  20日以前
④  30日以前
【单选题】 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的,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 )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
①  7
②  15
③  21
④  28
【单选题】 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的,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
①  10
②  5
③  15
④  3
【判断题】 不公开仅指案件审理的过程,判决结果必须公开,应当公开宣告。(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的,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的收受人。
①  15
②  20
③  30
④  10
【单选题】 据我国《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人需要对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澄清或修改时,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至少( )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
①  5天
②  10天
③  15天
④  20天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事业单位发生外币业务的,应当按照业务发生(  )(或当期期初)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记账,并登记外币金额和汇率。
①  当日
②  前一日
③  第二天
④  前一年
【单选题】 (  )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
①  货币资金
②  短期投资
③  应收及预付款项
④  存货
【单选题】 收到出差人员交回的差旅费剩余款并结算时,按照实际收回的现金金额,借记“库存现金”科目,按照应报销的金额,借记有关科目,按实际借出的现金金额,贷记(  )科目。
①  其他应收款
②  其他应付款
③  营业外收入
④  营业外支出
【单选题】 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指的是(  )。
①  短期投资
②  长期投资
③  应收款项
④  预付款项
【单选题】 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指的是(  )。
①  专用基金
②  财政结余
③  事业结余
④  非政府补助
【单选题】 修订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施行时间是(  )。
①  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②  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③  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④  2014年7月1日起施行
【单选题】 事业单位每日账款核对中发现的现金短缺,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部分,报经批准后应计入(  )。
①  其他支出
②  营业外支出
③  其他应收款
④  管理费用
【单选题】 下列关于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存货的核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  成本按照有关凭据注明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
②  没有相关凭据的,其成本比照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
③  没有相关凭据、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该存货按照名义金额1元人民币加上相关税费等入账
④  按照名义金额入账的情况下,发生的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直接在“其他支出”科目列支。
【单选题】 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取得长期投资时不会涉及的分录是(  )。
①  借:长期投资<br />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
②  借:其他支出<br />  贷:应缴税费、银行存款等
③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br />  累计折旧<br />  贷:固定资产
④  借:长期投资<br />  累计折旧<br />  贷:固定资产
【单选题】 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属于(  )。
①  上级补助收入
②  经营收入
③  事业收入
④  财政补助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