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关于无黏性土的密实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用孔隙比判别无黏性土的密实度是最简便的,但没考虑颗粒级配的影响。
相对密实度涉及天然状态孔隙比、最疏松和最密实状态孔隙比。
相对密实度考虑了颗粒级配的影响,但在测定天然状态孔隙比、最疏松和最密实状态孔隙比时人为因素影响很大,试验结果不稳定。
对天然土体较普遍的做法是采用原位试验的标准贯入锤击数N判断密实度。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天然状态砂土密实度一般用( )测定。
①  载荷试验
②  静力触探
③  十字板剪切
④  标准贯入
【单选题】 材料的孔隙率和密实度之和是( )。
①  25%
②  50%
③  75%
④  100%
【单选题】 判别无黏性土的密实程度时,标准贯入试验所用锤的质量为()
①  10kg
②  28kg
③  63.5kg
④  120kg
【判断题】 材料的抗渗性主要决定于材料的密实度和孔隙特征.?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材料的抗渗性主要决定于材料的密实度和孔隙特征.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材料的密实度指的是( )。
①  在材料的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②  材料的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满的程度
③  散粒状材料在其堆积体积中,被颗粒实体体积填充的程度
④  散粒材料的堆积体积内,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单选题】 防水技术中,为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应适当( )。
①  提高水泥用量、提高砂率和灰砂比
②  提高水泥用量、降低砂率和灰砂比
③  减低水泥用量、提高砂率和灰砂比
④  减低水泥用量、降低砂率和灰砂比
【单选题】 防水技术中,为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应适当( )。
①  提高水泥用量、提高砂率和灰砂比
②  提高水泥用量、降低砂率和灰砂比
③  减低水泥用量、提高砂率和灰砂比
④  减低水泥用量、降低砂率和灰砂比
【判断题】 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越多,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就越高。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密实度是指在散粒材料的堆积体积中,颗粒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支撑的安装必须按( )的顺序施工。
①  先开挖再支撑
②  开槽支撑先撑后挖
③  边开挖边支撑
④  挖到槽底再支撑
【单选题】 支撑的拆除应按( )的顺序施工。
①  先换支撑后拆除
②  先支撑后换支撑
③  拆除与换支撑同时进行
④  不换支撑就拆除
【单选题】 基坑监测点应在( )范围内布置。
①  从基坑边沿以外1~2倍的开挖深度
②  从基坑边沿以外0.5~1倍的开挖深度
③  从基坑边沿以外 0.8~1.5倍的开挖深度
④  从基坑边沿以外2~3倍的开挖深度
【单选题】 基坑检测基准点不应少于( )个。
①  1
②  2
③  3
④  4
【单选题】 基坑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并清理后,施工单位岿须会同建设、监理、勘察、设计等单位共同进行( )。
①  图纸会审
②  验槽
③  技术交底
④  安全交底
【单选题】 房屋建筑工程土方施工的边坡值采用( )表示。
①  高:宽
②  宽:高
③  长:宽
④  长:高
【单选题】 房屋建筑工程相邻基坑开挖时,应遵循( )或同时进行的施工程序。
①  先浅后深
②  先深后浅
③  先大后小(建筑面积)
④  先小后大(建筑面积)
【单选题】 房屋建筑工程地基验槽常采用( )。
①  观察法
②  模拟法
③  对比法
④  搅拌法
【单选题】 人工挖孔桩作业人员作业前首先要确定孔内( )。
①  有无光线射人
②  有无毒气
③  空气是否适合人体呼吸
④  没有注意事项
【单选题】 砌墙时,每个工作班的砌筑高度不得超过( )m。
①  1
②  1.5
③  1.8
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