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甲产品月末在产品只计算原材料费用。该产品月初在产品原材料费用为3600元;本月发生的原材料费用2100元。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本月完工产品2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据此计算甲产品本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为()元。
5700
3800
1140
1900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甲产品月末在产品只计算原材料费用。该产品月初在产品原材料费用为3600元;本月发生的原材料费用2100元。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本月完工产品2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据此计算甲产品本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是()元。
①  5700
②  3800
③  1140
④  1900
【单选题】 假设某企业某种产品本月完工250件,月末在产品16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为40%,月初和本月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共56520元,原材料随着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则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分别为
①  45000元和11250元
②  40000元和16250元
③  45000元和11520元
④  34298元和21952元
【单选题】 某产品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35000元,月末完工产品9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该月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费用为()元。
①  1500
②  3000
③  12000
④  13500
【判断题】 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时,都应按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数量比例分配它们的原材料费用。(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①  原材料随生产进度陆续投入
②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③  原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④  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比重较大
【单选题】 已知本月甲产品共完工600件,甲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定额是50元。月初甲在产品的直接材料定额费用为8000元,本月甲产品投入的直接材料定额费用为25000元,则月末甲在产品的直接材料定额费用是( )
①  5000元
②  3000元
③  13000元
④  15000元
【单选题】 假如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产量500件,月末在产品共计100件,其中有60%的完工程度为30%,剩余的40%的完工程度为80%,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甲产品本月初在产品和本月耗用直接材料费用共计45000元,直接人工费用为5500元,制造费用11000元。下列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  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费用为40909元
②  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为5000元
③  在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为1000元
④  在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费用为7500元
【多选题】 在产品成本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适用于( )的产品。
①  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
②  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③  直接材料费用在成本中占的比重较大
④  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多选题】 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适用于( )的产品
①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②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
③  原材料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
④  各月在产品数量较小
【单选题】 产品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采用在产品成本按所耗的原材料费用计算,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①  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且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全部投入
②  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
③  原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在产品数量稳定
④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
随机题目
【判断题】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实力有了巨大的增长,教育文化科学事业也有了相应的发展,所以各方面不平衡的状况得到了改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从理论意义来说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的基础。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统筹兼顾是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部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要统筹各方,才能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在科学发展观中,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正是由于邓小平坚决反对“两个凡是”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使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进行。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个“代表”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小康一词最早来源于古时《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止小康”。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小岗村从包产到户开始迅速的发展至今可以看出,中国农村改革中一步领先就是步步领先,改革需要农民充分调动自身的能力。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