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分块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不仅与索引表的长度有关,而且与块的长度有关。()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采用顺序查找方法查找长度为n的线性表时,每个元素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
①  A.n
②  B.n/2
③  C.(n+1)/2
④  D.(n-1)/2
【单选题】 在索引查找中,若用于保存数据元素的主表的长度为144,它被均分为12子表,每个子表的长度均为12,则索引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
①  13
②  24
③  12
④  79
【单选题】 在索引查找中,若用于保存数据元素的主表的长度为n,它被均分为k个子表,每个子表的长度均为n/k,则索引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
①  n+k
②  k+n/k
③  (k+n/k)/2
④  (k+n/k)/2+1
【单选题】 若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相等,则在长度为n的顺序表上查找任一元素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
①  n
②  n+1
③  (n-1)/2
④  (n+1)/2
【单选题】 对于长度为9的顺序存储的有序表,若采用折半查找,在等概率情况下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的9分之一。
①  20
②  18
③  25
④  22
【单选题】 有一个长度为8的有序表,按折半查找对该表进行查找,在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的平均比较次数为( )。
①  A.22/8
②  B.20/8
③  C.23/8
④  D.21/8
【单选题】 有一个长度为7的有序表,按折半查找对该表进行查找,在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的平均比较次数为( )。
①  A.17/7
②  B.18/7
③  C.21/7
④  D.20/7
【单选题】 有一个长度为11的有序表,按折半查找对该表进行查找,在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的平均比较次数为( )。
①  A.29/11
②  B.33/11
③  C.26/11
④  D.30/11
【判断题】 有一个长度为10的有序表,按折半查找对该表进行查找,在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的平均比较次数为29/10。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对于长度为18的顺序存储的有序表,若采用折半查找,则查找第15个元素的比较次数为( )。
①  3
②  4
③  5
④  6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假定一个类的构造函数为A(int aa,int bb) {a=aa--;b=a*bb;},则执行A x(4,5);语句后,x.a和x.b的值分别为()
①  3和15
②  5和4
③  4和20
④  20和5
【单选题】 下面对析构函数的正确描述是
①  系统不能提供默认的析构函数
②  析构函数必须由用户定义
③  析构函数没有参数
④  析构函数可以设置默认参数
【单选题】 C++对C语言做了很多改进,即从面向过程变成为面向对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  增加了一些新的运算符
②  允许函数重载,并允许设置缺省参数
③  规定函数说明符必须用原型
④  引进了类和对象的概念
【单选题】 类的构造函数在以下什么情况下会被自动调用( )
①  定义成员函数时
②  定义对象时
③  定义数据成员时
④  定义友元函数时
【单选题】 对于友元描述正确的是( )
①  友元是本类的成员函数
②  友元不是本类的成员函数
③  友元不是函数
④  友元不能访问本类私有成员
【单选题】 下列关于静态数据成员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  静态数据成员是类的所有对象所共有的
②  静态数据成员要在构造函数内初始化
③  类的每个对象有自己的静态数据成员
④  静态数据成员不能通过类的对象调用
【单选题】 友元关系不能( )
①  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②  是类与类的关系
③  是一个类的成员函数与另一个类的关系
④  继承
【单选题】 设置虚基类的目的是(  )。
①  简化程序
②  消除二义性
③  提高运行效率
④  减少目标代码
【单选题】 下列关于静态数据成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  类中定义的公用静态数据成员,可以通过类的对象来访问
②  类中定义的所有静态数据成员,都必须在类外初始化
③  静态数据成员不是所有对象所共用的
④  普通的成员函数可以直接访问类中的静态数据成员
【单选题】 下列关于类的权限的描述错误的是( )
①  类本身的成员函数只能访问自身的私有成员
②  类的对象只能访问该类的公有成员
③  普通函数不能直接访问类的公有成员,必须通过对象访问
④  一个类可以将另一个类的对象作为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