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我国第一条水下公路隧道是()
黄浦江打浦路隧道
武汉长江隧道
南京长江隧道
厦门翔安公路隧道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隧道盾构法施工一般用于()
①  明挖隧道
②  浅埋隧道
③  暗挖隧道
④  深埋隧道
【多选题】 路隧道围岩基本分级由()确定。
①  岩体完整程度
②  岩体破碎程度
③  岩石坚硬程度
④  岩石可开发程度
【单选题】 根据施工方式不同,隧道可分为()
①  深挖隧道和浅挖隧道
②  上挖隧道和下挖隧道
③  明挖隧道和暗挖隧道
④  水下隧道和山岭隧道
【判断题】 隧道建筑界限所指的面积要大于隧道净空所围成的面积。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高速列车以速度v匀速通过某隧道,已知隧道长为s,列车长为l,则该列车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①  l/v
②  s/v
③  (l-s)/v
④  (l+s/)/v
【单选题】 隧道衬砌变形率的分级() 。
①  A.3A级,S>3/4
②  B.2A级1/2≤S3/4
③  C.1A级,1/3≤S≤1/2
④  D.B级,S≤5
【单选题】 【单选】6月18日,湖北在建的通山至武宁高速公路首座隧道——全长()的竹园隧道右幅贯通,用时仅4个多月。这条投资70多亿元的高速通车后,将增添一条鄂赣快速大通道。
①  260多米
②  250多米
③  270多米
④  240多米
【单选题】 隧道中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应大于()
①  A42V
②  B36V
③  C24V
④  D12V
【单选题】 高风险隧道,责任主体单位为()。
①  施工单位
②  执行单位
③  以上都不对
④  设计单位
【单选题】 根据施工方式不同,隧道分为()类
①  三类
②  四类
③  五类
④  两类
随机题目
【多选题】 对下列哪些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
①  15周岁的甲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
②  15周岁的乙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伤残
③  15周岁的丙贩卖海洛因8000克
④  15周岁的丁使用暴力奸淫幼女
【单选题】 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路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①  盗窃罪
②  抢劫罪
③  绑架罪
④  抢劫罪、绑架罪
【单选题】 对于单位犯罪( )。
①  以单罚制为原则,以双罚制为例外
②  以双罚制为原则,以单罚制为例外
③  一律实行单罚制
④  —律实行双罚制
【多选题】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些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
①  参与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造成被运送人死亡的
②  参与绑架他人,致使被绑架人死亡的
③  参与强迫卖淫集团,为迫使妇女卖淫,对妇女实施了强奸行为的
④  参与走私,并在走私过程中暴力抗拒缉私,造成缉私人员重伤的
【多选题】 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①  就同一犯罪而言,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既遂标准完全相同
②  《刑法》第一百七十条未将单位规定为伪造货币罪的主体,故单位伪造货币的,相关自然人不构成犯罪
③  经理赵某为维护公司利益,召集单位员工殴打法院执行工作人员,拒不执行生效判决的,成立单位犯罪
④  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发现其曾销售伪劣产品20万元。对此,应追究相关自然人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刑事责任
【单选题】 关于责任年龄与责任能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①  甲在不满14周岁时安放定时炸弹,炸弹于甲已满14周岁后爆炸,导致多人伤亡。甲对此不负刑事责任
②  乙在精神正常时着手实行故意伤害犯罪,伤害过程中精神病突然发作,在丧失责任能力时抢走被害人财物。对乙应以抢劫罪论处
③  丙将毒药投人丁的茶杯后精神病突然发作,丁在丙丧失责任能力时喝下毒药死亡。对丙应以故意杀人罪既遂论处
④  戊为给自己杀人壮胆而喝酒,大醉后杀害他人。戊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多选题】 甲欲毒死妻子,便在妻子的饭碗中放置了剧毒药物。不料妻子吃饭时,其3岁幼子突然抢要母亲的饭吃。甲害怕事情败露,没有阻止,致其幼子与妻子一起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甲对妻子的死亡持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
②  甲对妻子的死亡持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
③  甲对儿子的死亡持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
④  甲对儿子的死亡持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
【单选题】 下列关于犯罪对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犯罪对象是犯罪客体的载体
②  犯罪对象的功能是区分此罪与彼罪
③  犯罪对象是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构成要件
④  犯罪对象是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单选题】 胡某,27岁,非常喜欢邻居家4岁的男孩小强。一日,胡某带小强到一座桥上玩,胡某提着小强的双手将其悬于桥栏处,开玩笑说要把他扔到河里去,小强边喊“害怕”边挣扎。胡某手一滑,小强掉人河中。胡某急忙下河去救、但小强已溺水而死。从刑法理论上看,胡某对小强的死亡结果在主观要件上所持的心理态度是什么?( )
①  间接故意
②  疏忽大意的过失
③  过于自信的过失
④  意外事件
【单选题】 甲、乙上山去打猎,在--茅屋旁的草丛中,见有动静,以为是兔子,于是一起开枪,不料将在此玩耍的小孩打死。在小孩身上,只有一个弹孔,甲、乙所使用的枪支、弹药型号完全一样,无法区分到底是谁所为。对于甲、乙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
①  甲、乙分别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②  甲、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共同犯罪
③  甲、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
④  甲、乙不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