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当计息周期小于利率周期时,就出现了名义利率和有效利率的概念。每年计息期m越多,则有效利率和名义利率的关系是()。
相同
相差越小
相差越大
无法比较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若年名义利率为12%, 每月计息一次,则计息周期有效利率为(?)。
①  1%
②  3%
③  12%
④  12.68%
【单选题】 若年名义利率为12%, 每季计息一次,则年有效利率为(? )。
①  1%
②  3%
③  12%
④  12.55%
【单选题】 若一年中计息m次,当m1时,名义利率将()实际利率。
①  小于
②  大于
③  等于
④  不确定
【多选题】 根据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比较,实际利率呈现三种情况:( )。
①  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
②  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
③  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时,实际利率为零
④  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
【单选题】 关于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当计息周期为一年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相等
②  当计息周期短于一年时,实际利率小于名义利率
③  当计息周期长于一年时,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
④  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1+通货膨胀率) +1
【判断题】 如果以“年”作为基本计息期,每年计算一次复利,这种情况下的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  )
① 
② 
【单选题】 在()情况下,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
①  单利
②  复利
③  计息次数每年一次
④  计息次数每年大于一次
【单选题】 已知某项目计息周期为半年,名义年利率为8%,则项目的有效年利率为()。
①  0.04
②  0.08
③  0.0816
④  0.166
【判断题】 计息周期为一年时,名义年利率与实际年利率相等。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某投资者购买债券,在名义利率相同的情况下,对其最有利的计息期是(  )。
①  1年
②  半年
③  1季度
④  1个月
随机题目
【判断题】 通信自由是公民进行社会生活的必要手段。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法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在原始社会,对人们行为的调整和规范主要是靠( )
①  原始氏族习惯
②  法律
③  宗教图腾
④  首领的权威
【单选题】 ( )的立法目的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①  《治安管理处罚法》
②  《集会游行示威法》
③  《环境保护法》
④  《道路交通安全法》
【单选题】 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 ),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①  社会公德
②  职业道德 
③  家庭美德
④  传统道德
【判断题】 自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改法为律,此后历代封建王朝一般把刑典称为律。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  职业道德与人格高低无关
②  职业道德的养成只能靠社会强制规定
③  职业道德从一个侧面反映人的道德素质
④  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与从业人员的个人利益无关
【单选题】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普通战士()写的悼词。
①  雷锋
②  张思德
③  白求恩
④  董存瑞
【单选题】 ( )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①  道德
②  法律
③  法规
④  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