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框架柱柱高应自柱基下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柱高按下列规定计算
①  有梁板柱高,应自柱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②  无梁板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③  框架柱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
④  构造柱按全高计算,嵌接墙体部分并入柱身
【单选题】 下列关于柱高计算正确的是()。
①  有梁板的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的高度。
②  有梁板的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下表面的高度。
③  无梁板的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帽上表面之间的高度。
④  无梁板的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的高度。
【单选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0854-2013)规定,现浇有梁板的柱高,应()的高度计算。
①  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之间
②  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
③  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
④  自室内地坪至柱顶
【单选题】 柱高按下列规范正确的是
①  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面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②  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③  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
④  构造柱按半高计算,嵌接墙体部分(马牙槎)并入柱身体积
【单选题】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底层柱的计算高度应()
①  室外地面到二层楼板顶面的高度
②  室外地面到二层楼板底面的高度
③  基础顶面到二层楼板顶面的高度
④  基础顶面到二层楼板底面的高度
【单选题】 以下关于现浇混凝土柱高的确定,错误的是( )。
①  有梁板柱高,白柱基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度
②  无梁板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帽上表面之间的高度
③  框架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
④  构造柱按全高
【单选题】 在混凝土工程量计算中,关于柱高的规定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①  有梁板的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②  无梁板的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③  框架柱的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
④  有梁板的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单选题】 框架柱的控制截面取()
①  柱上端截面
②  柱下端截面
③  柱上、下端截面
④  柱上、下端截面及中间截面
【单选题】 框架柱平面内计算长度确定不包括()
①  对整个框架的稳定性分析确定
②  需要区分框架有无侧移
③  需要考虑横梁线刚度与柱线刚度之比
④  由纵向支点间距确定
【单选题】 框架柱轴压比过高会使柱产生()
①  大偏心受压构件
②  偏心受压构件
③  大偏心受压构件
④  扭转破坏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中国改革的突破口首先是()。
①  A.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②  B.建立经济特区
③  C.城市所有制的调整
④  D.政治体制改革
【单选题】 ()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富裕中国、强盛中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①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  B.科学社会主义
③  C.共产主义
④  D.马克思主义
【单选题】 太阳能和由太阳能转换而成的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都可以()。
①  A.循环再生
②  B.无法恢复
③  C.长期使用而减少
④  D.不能再生
【单选题】 生物质能,是指利用自然界的植物、粪便以及城乡有机废物转化成的()。
①  A.肥料
②  B.能源
③  C.有机物
④  D.电能
【单选题】 全球生物基材料产能已达()万吨,占所有聚合物产能(3.66亿吨)的8.2%。
①  A.3000
②  B.3010
③  C.3120
④  D.3130
【单选题】 ()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不供应纯汽油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发展替代能源、采用乙醇为汽车燃料最为成功的国家。
①  A.巴西
②  B.美国
③  C.法国
④  D.英国
【单选题】 不是生物质能的转化方式()。
①  A.直接燃烧
②  B.植物油转化
③  C.自然风化
④  D.生物转化
【单选题】 出席十九届六中全会的有后补中央委员()人。
①  A.151
②  B.197
③  C.150
④  D.198
【单选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上述论断要求我们()。
①  A.要始终站在人民立场和人民利益角度看问题、想事情、作选择
②  B.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
③  C.要依靠人民群众力量,完成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超越
④  D.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实践
【判断题】 能源开发以高碳向低碳发展的规律性,决定了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生产趋势,这是全球范围开发清洁能源、推进清洁替代的理论基础。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