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程师的重要工作,这项工作的内容应包括()。
对承包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签认由总监负责
承包商应按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组织施工,不得对其进行调整
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项目监理机构报送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项目监理机构报送建设单位
经建设单位批准,工艺复杂的工程可分阶段报审施工组织设计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后要将施工组织设计报送( )确认。
①  设计单位
②  建设单位
③  勘察单位
④  施工单位
【单选题】 承包单位提请开工报审时,应保证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已通过( )审定,总监理工程师已经批准。
①  监理单位
②  建设单位
③  施工单位
④  设计单位
【单选题】 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指的是施工单位提请( )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批复的文件资料。
①  设计单位
②  勘察单位
③  施工单位
④  项目监理机构
【判断题】 施工组织设计审查,最终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认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施工组织设计应由()。
①  总监代表审核后,建设单位签认
②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后,建设单位签认
③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后,总监理工程师签认
④  总监代表审核后,总监理工程师签认
【单选题】 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时共有内容是( )。
①  施工部署
②  技术经济指标
③  工程概况
④  各项资源的需要量计划
【多选题】 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都具备的内容有()。
①  A.施工部署
②  B.工程概况
③  C.施工进度计划
④  D.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单选题】 根据《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施工组织设计应由( )主持编制。
①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②  项目负责人
③  项目技术负责人
④  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
【多选题】 对( )的工程,项目监理机构应将审查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报送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或组织有关专家会审。
①  规模大
②  结构复杂
③  新结构
④  特种结构
【单选题】 监理机构对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审查必须在工程项目( )完成。
①  开工前
②  开工后
③  竣工前
④  竣工后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建安风骨的内容不包括________。
①  华美的形式与语言
②  反映民生疾苦,反映作者的政治理想
③  语言朴素明朗
④  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
【单选题】 谢灵运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有成就的________。
①  山水诗人
②  玄言诗人
③  田园诗人
④  边塞诗人
【单选题】 《古诗十九首》的内容除了游子诗,便是思妇辞。而游子诗中既有仕途失意也有思乡怀人的。下面的表述有一项是错误的,请指出来________。
①  《行行重行行》是一首游子抒发仕途失意的诗。
②  《行行重行行》是一首思妇辞。
③  《明月何皎皎》是一首思妇辞。
④  《明月何皎皎》是一首游子思乡怀人的诗。
【单选题】 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
①  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②  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③  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④  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单选题】 ________的诗歌风格隐约曲折,“颇多感慨之词,厥旨渊放,归趣难求”(________《诗品》)。他作诗常常借比兴、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或借古讽今,或借游仙讽刺世俗,或借写美人香草寓写怀抱。所以________《文选注》也说他的诗歌 “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填写顺序正确的一组是________。
①  阮籍、钟嵘、李善
②  钟嵘、阮籍、李善
③  李善、阮籍、钟嵘
④  李善、钟嵘、阮籍
【单选题】 锺嵘《诗品》所说“才秀人微”,指的是“元嘉三大家”中的________。
①  谢灵运
②  颜延之
③  鲍照
④  陶渊明
【单选题】 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典籍是________。
①  《玉台新咏》
②  《文选》
③  《乐府诗集》
④  《诗品》
【单选题】 刘邦的《大风歌》不属于________。
①  杂言诗歌
②  七言诗歌
③  乐府诗歌
④  西汉诗歌
【单选题】 “建安七子”是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他们是________。
①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
②  阮籍、嵇康、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③  张协、张载、张亢、潘岳、潘尼、陆机、陆云
④  阮籍、嵇康、山涛、潘岳、潘尼、陆机、陆云
【单选题】 贾谊是西汉初年年轻的思想家,他的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是________。
①  《吕氏春秋》
②  《谏逐客书》
③  《过秦论》
④  《论贵粟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