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环境法的目标一元论指的是(  )。
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保护和改善环境
基础的直接的目标,即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保护和改善环境;最终的发展目标,保护人群健康或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基础的直接的目标,即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保护和改善环境,最终的发展目标,又包括两个方面:保护人群健康以及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最终的发展目标,又包括两个方面:保护人群健康以及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
①  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
②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③  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
④  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单选题】 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①  A必然规律
②  B根本基础
③  C根本动力
④  D以上都不正确
【单选题】 国务院于2006年明确提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即经济建设受环境保护制约的文件是()(4分)
①  《环境保护法》
②  《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③  《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④  《环境影响评价法》
【单选题】 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 )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
①  全面
②  可持续
③  又快又好
④  协调
【单选题】 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 )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 资源和环境的支撑。
①  协调
②  全面
③  可持续
④  又快又好
【单选题】 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
①  A全面
②  B可持续
③  C又快又好
④  D协调
【单选题】 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
①  A全面
②  B可持续
③  C又快又好
④  D协调
【单选题】 ()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①  A.环境保护
②  B.林业建设
③  C.生态自然
④  D.水利建设
【多选题】 发展循环经济 ,是建设资源( )、环境( )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①  粗放型
②  节约型
③  、生态型
【判断题】 可持续发展,是指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和能源相协调。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提出了“工业互联”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①  A.中国
②  B.美国
③  C.德国
④  D.日本
【单选题】 ()机器人无需人的干预,能够在各种环境下自动完成各项拟人任务。
①  A.传感型
②  B.交互型
③  C.感知型
④  D.自主型
【单选题】 适量献血是安全、无害的。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这个标准是每次献血()。
①  A.100~200毫升
②  B.200~300毫升
③  C.200~400毫升
④  D.400~500毫升
【单选题】 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条件是()。
①  A.互联网的革新<br/>
②  B.创新商业模式<br/>
③  C.生产工具的革命性演进
④  D.大数据的应用
【单选题】 “中国制造2025”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 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 并规划了实施制造强国十年行动纲领, 其中提出重点实施()工程。
①  A.智能交通
②  B.智能军事
③  C.智能制造
④  D.智能教育
【单选题】 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健康。
①  A.发展
②  B.重塑
③  C.促进
④  D.催生
【单选题】 下列对《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中关于到2030年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目标,表述错误的是()。
①  A.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②  B.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③  C.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④  D.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
【单选题】 2019年3月5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智能+”。
①  A.习近平总书记
②  B.李克强总理
③  C.张德江
④  D.王岐山
【单选题】 我国于()年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
①  A.2016
②  B.2017
③  C.2018
④  D.2019
【单选题】 大数据不等于完全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里面还有像逻辑、分析等方法。如果说仅仅使用的数据来做人工智能的话,会有三个分析的问题,其中不包括()。
①  A.模型受限
②  B.流程复杂
③  C.价值偏低
④  D.路径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