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下列各项属于财产所有权的原始取得的是()。
叔叔送给今年刚满7岁的小明一辆自行车作为生日礼物
小张继承哥哥的一处房子
小陈的50000元存款共得利息1000元
10岁的小高把爸爸给买的铅笔刀送给小朋友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4、甲公司向某自行车厂发出一函:我公司急需一批自行车,请来电函告贵厂生产的自行车的最低价格。自行车回电告知每辆200元。甲公司即汇款5000元,求购25辆自行车。对此事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  自行车厂发出的函电构成要约 ?
②  甲公司的汇款行为构成要约?
③  甲公司的汇款行为构成承诺
④  甲公司与自行车厂之间的合同已成立
【单选题】 甲公司向某自行车厂发出一函“我公司急需一批自行车,请来电函告贵厂生产的自行车的最低价格”。自行车厂回电告知每辆200元,甲公司即汇款5000元,求购25辆自行车。对此事件分析正确的是:(    )。
①  自行车厂发出的函电构成要约  
②  甲公司与自行车厂之间并未成立合同关系
③  甲公司的汇款行为构成承诺
④  甲公司与自行车厂之间的合同已成立
【多选题】 甲借用朋友乙的自行车数月。期间,甲因急需用钱,将自行车以200元卖给同事丙,但丙不知此自行车非甲所有。现问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
①  因丙不知甲无处分权,故适用善意取得,丙取得该车的所有权。
②  因甲对自行车无处分权,故甲丙的买卖行为是可撤销的法律行为,乙有权撤销。
③  甲、丙应共同赔偿乙的损失。
④  应由甲单独赔偿乙的损失。
【多选题】 甲借用朋友乙的自行车数月。期间,甲因急需用钱,将自行车以200元卖给同事,但丙不知此自行车非甲所有。现问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①  因丙不知甲无处分权,故适用善意取得,丙取得该车的所有权。
②  因甲对自行车无处分权,故甲丙的买卖行为是可撤销的法律行为,乙有权撤销。
③  甲、丙应共同赔偿乙的损失。
④  应由甲单独赔偿乙的损失。
【单选题】 在实践中,下列取得财产所有权的方式中,属于原始取得的是
①  在商店购买的电视机
②  在银行存款获得的利息
③  通过遗嘱继承得到的房屋
④  接受奖励获得的汽车
【单选题】 下列属于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方式的为
①  通过购买取得财产
②  通过行使留置权取得财产
③  通过添附取得财产
④  通过继承取得财产
【多选题】 下列属于财产所有权的继受取得有
①  收取孳息
②  取得无主财产
③  合同关系
④  接受遗产
【单选题】 附合是原始取得动产所有权的一种方式,下列选项中属于附合行为的是
①  将他人的木材做成家具
②  养的鱼游进他人的鱼塘
③  承租人在租赁的房屋中铺上地板
④  将他人的酒倒进自家盛酒的酒坛
【单选题】 房屋所有权的取得包括原始取得和( )
①  新建取得
②  善意取得
③  继承取得
④  继受取得
【单选题】 房屋所有权的取得包括原始取得和( )
①  新建取得
②  善意取得
③  继承取得
④  继受取得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主要经济特征之一,就是保存(),保护农民土地所有权。(单选 2 分)
①  富农经济
②  贫农经济
③  小农经济
④  贫下中农经济
【单选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单选 2 分)
①  工农联盟
②  各民主阶级
③  国内各民族
④  工人阶级
【判断题】 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提到,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单选 2 分)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20世纪50—60年代,中苏两党由意识形态的分歧发展为历时十余年的公开论战,导致两党关系断绝。(单选 2 分)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计划经济体制容易导致经济建设的冒进。(单选 2 分)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在经济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单选 2 分)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单选 2 分)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1959年庐山会议上,()指出“大跃进”运动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单选 2 分)
①  毛泽东
②  彭德怀
③  黄克诚
④  张闻天
【单选题】 毛泽东在()提出,材料不要多,能够说明问题就行,解剖一个或者几个麻雀就够了,不需要很多。(单选 2 分)
①  《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
②  《农业六十条》
③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
④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
【单选题】 1961年我国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主要是为了()。(单选 2 分)
①  克服严重的自然灾害
②  巩固“反右倾”斗争的结果
③  解决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问题
④  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