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关于系统零极点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如果闭环极点全部位于S左半平面,则系统一定是稳定的。稳定性与闭环零点位置无关;
如果闭环系统无零点,且闭环极点均为负实数极点,则时间响应一定是衰减振荡的;
超调量仅取决于闭环复数主导极点的衰减率,与其它零极点位置无关;
如果系统有开环极点处于S右半平面,则系统不稳定。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一阶系统的闭环极点越靠近S平面原点,则()。
①  准确度越高
②  准确度越低
③  响应速度越快
④  响应速度越慢
【单选题】 高阶系统的主导闭环极点越靠近虚轴,则系统的()。
①  准确度越高
②  准确度越低
③  响应速度越快
④  响应速度越慢
【多选题】 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①  不一定稳定
②  不一定不稳定
③  一定稳定
④  一定不稳定
【判断题】 系统的自由的运动模态是由系统得极点和零点共同决定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最小相位系统是指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位于S平面的左半平面。()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系统开环不稳定,则系统闭环也不稳定。()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若要求系统的快速性好,则闭环极点应距虚轴越()越好。
① 
② 
【判断题】 系统开环稳定,则系统闭环也稳定。()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极点的数目和位置就是对系统进行校正。()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若系统开环极坐标图(Nyquist图)包围了(-1,j0)点,系统闭环不稳定。()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是( )。
①  社会团体
②  个人独资企业
③  事业单位
④  民办非企业单位
【单选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  转让财产所得,以收入全额减除财产净值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②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③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④  租金,以收入减去出租过程发生的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单选题】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下列各项中,按照“稿酬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是( )。
①  作品出版或者发表
②  审稿收入
③  设计收入
④  讲课收入
【单选题】 某企业2017年度拥有生产用房原值3000万元,当年取得生产收入2000万元。房产所在地规定计算房产余值的扣除比例为20%。该企业2017年应缴纳的房产税为( )万元。
①  7.2
②  21.6
③  27
④  28.8
【单选题】 印花税的一个加工承揽合同,材料金额30万,加工费10万;一个财产保险合同,财产1000万,保险费1万。加工合同印花税税率0.5‰,保险合同印花税税率1‰。则应缴纳的印花税为( )万元。
①  10×0.5‰+1×1‰=0.006
②  10×0.5‰+1 000×1‰=1.005
③  30×0.5‰+1×1‰=0.016
④  30×0.5‰+1 000×1‰=1.015
【单选题】 2014 年 10 月,甲企业进口一辆小汽车自用,支付买价 17 万元,货 物运抵我国关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的运费和保险费共计 3 万元,货物运抵我国关境内输入 地点起卸后的运费和保险费共计 2 万元,另支付买方佣金 1 万元。已知关税税率为 20%, 消费税税率为 25%,城建税税率为 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 3%。假设无其他纳税事项,则 下列关于甲企业相关税金的计算,正确的是( )。
①  应纳进口关税 4.2 万元
②  应纳进口环节消费税 8 万元
③  应纳进口环节增值税 4.08 万元
④  应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1.34 万元
【单选题】 根据资源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单位和个人的生产经营行为不缴纳资源税的是( )。
①  冶炼企业进口铁矿石
②  个体经营者开采煤矿
③  军事单位开采石油
④  中外合作开采天然气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的是( )。
①  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
②  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
③  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
④  个体工商户
【单选题】 税务机关针对纳税人的不同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税款征收方式,对于账册不健全,但能控制原材料、产量或进销货物的单位,适用的税款征收方式是( )。
①  查账征收
②  查定征收
③  查验征收
④  定期定额征收
【单选题】 纳税人应在3月15日缴纳税款300000元,逾期未缴纳,税务机关责令在3月31日前缴纳。但直到4月24日才缴纳,则滞纳金为( )元。
①  300 000×0.5‰×15=2 250
②  300 000×0.5‰×16=2 400
③  300 000×0.5‰×24=3 600
④  300 000×0.5‰×40=6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