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北京
南京
广州
上海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 )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①  北京
②  南京
③  广州
④  上海
【单选题】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 )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①  北京
②  南京
③  广州
④  上海
【单选题】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是?
①  1911年10月10日
②  1912年1月1日
③  1912年2月12日
④  1912年3月10日
【单选题】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 )为中华民国元年。
①  1910年
②  1911年
③  1912年
④  1913年
【单选题】 1912年3月,袁世凯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将中华民国首都迁往( )。
①  南京
②  天津
③  上海
④  北京
【单选题】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的职务是中华民国( )。
①  总统
②  皇帝
③  正式总统
④  临时大总统
【判断题】 1912年1月,资产阶级革命正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军政府。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1940年3月,在日本的操纵下,在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是( )
①  溥仪
②  汪精卫
③  陈炯明
④  吴佩孚
【判断题】 孙中山主张中华民国实行“五权宪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促使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
①  武昌起义的胜利
②  《临时约法》的颁布
③  清帝下诏退位
④  中华民国的成立
随机题目
【判断题】 大数据是用来描述在我们网络的、数字的、遍布传感器的、信息驱动的世界中呈现出的数据泛滥的常用词语。大量数据资源为解决以前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带来了可能性。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体现了我们党对网络安全强有力的领导和更加高度的关注。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物理域包括网络终端、链路、节点等组成的网络物理实体和电磁信号。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小型计算机网络时代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第二阶段。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2016年11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PKI指的是公钥基础设施。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网络空间的实体是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构成的相互依赖的网络,包含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系统、嵌入式处理器、控制器以及其中所保有的数据。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数据化就是数字化,是相互等同的关系。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计算机操作系统、设备产品和应用程序是完美的,不会有漏洞。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是两门完全不相关的技术。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