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粮谷类是下列哪种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无机盐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称非产能营养素,无机盐、维生素和水又称产能营养素。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供热比为:4:9:4。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人体能量的食物来源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者在总能量供给中恰当比例
①  碳水化合物占50%~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20%
②  碳水化合物占50%~60%,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
③  碳水化合物占50%~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
④  碳水化合物占55%~65%,脂肪占10%~15%,蛋白质占20%~30%
【判断题】 碳水化合物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人体能量的食物来源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者在总能量供给中的恰当比例
①  碳水化合物占50%~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20%
②  碳水化合物占45%~60%,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
③  碳水化合物占55%~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
④  碳水化合物占55%~65%,脂肪占10%~15%,蛋白质占20%~30%
【单选题】 人类除了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获取能量外,还能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①  矿物质
②  维生素
③  植物化合物
④  乙醇
【单选题】 人类除了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获取能量外,还能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①  矿物质
②  维生素
③  植物化合物
④  乙醇
【判断题】 2-3岁幼儿健康生长发育需要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种营养素。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约消耗其本身产生能量的( )。
①  4%、6%、30%
②  6%、4%、30%
③  6%、30%、4%
④  4%、30%、6%
⑤  10%、6%、30%
【单选题】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分别消耗其本身产能量的多少
①  5%~6%、4%~5%、30%
②  4%~5%、5%~6%、30%
③  4%~5%、30% 、5%~6%
④  5%~6%、10%~20%、30%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新青年》提出的基本口号是( ),也就是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①科学 ②民主 ③自由 ④独立
①  ①③
②  ①②
③  ②③
④  ③④
【单选题】 既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又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
①  毛泽东
②  李大钊
③  胡适
④  陈独秀
【单选题】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的重要历史意义是( )。
①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②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
③  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④  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单选题】 日军利用细菌战,对中国军民实行惨无人道的活体实验。下列于此直接有关的是( )。
①  制造南京大屠杀
②  组建七三一部队
③  发动七七事变
④  发动九一八事变
【单选题】 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日本有多少师团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该材料表明美国认识到( )。
①  日本的战略野心
②  中国是世界强国
③  中国会败于日本
④  中国抗战的作用
【单选题】 四位同学对“抗日战争”进行合作学习,讨论得出下列四点结论。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①  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②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
③  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④  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单选题】 抗战胜利后的重庆谈判,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其要点不包括( )。
①  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②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③  承认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性
④  坚决避免国内战争
【单选题】 邓小平提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 )。
①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  坚持改革开放
③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④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单选题】 1979年安徽凤阳县流行的歌谣:“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准搞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这首歌谣赞扬的是( )。
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②  国有企业承包责任制
③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单选题】 我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
①  武力统一,一国两制
②  推行特别行政区制度
③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④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