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盗窃罪属于危险犯。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关于盗窃罪的认定,下列结论哪些是正确的?( )
①  甲因饮酒过量醉卧街头。乙向围观群众声称甲系其好友,将甲扶于无人之处,掏走甲身上的一千余元离去。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②  甲与乙在火车上相识,下车后同到一饭馆就餐。乙殷勤劝酒,将甲灌醉、掏走甲身上一千余元离去。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③  甲去一餐馆吃晚饭,时值该餐馆打烊,服务员已下班离去,只有老板乙在清账理财。在甲再三要求之下,乙无奈亲自下厨准备饭菜。甲趁机将厨房门反锁,致乙欲出不能,只能从递菜窗口眼看着甲打开柜台抽屉拿走一千余元离去。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④  甲在街头出售报纸时发现乙与一摊主因买东西发生纠纷,其携带的箱子(内有贵重物品)放在身旁的地上,便提起该箱子悄悄溜走。乙发现后紧追不舍。为摆脱乙的追赶,甲将手中剩余的几张报纸卷成一团扔向乙,击中乙脸,乙受惊吓几乎滑倒。随后又追,终于抓住甲。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多选题】 下列哪种行为构成盗窃罪?( )
①  邮政工作人员私拆邮件窃取财物的
②  窃取信用卡后使用的
③  公司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窃取本单位财物的
④  盗窃可用于骗取出口退税的发票的
【多选题】 下列哪种行为构成盗窃罪?
①  邮政工作人员私拆邮件窃取财物的
②  窃取信用卡后使用的
③  公司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窃取本单位财物的
④  盗窃可用于骗取出口退税的发票的
【多选题】 下列行为中构成盗窃罪的有( )。
①  王某在商场盗窃他人信用卡之后,随即用该卡在商场购买了价值6000元的手表
②  李某在商场试衣间试穿大衣是否合适的时候,趁售货员与别的顾客聊天的机会,将价值6000元的大衣穿走
③  张某在商店购买首饰的时候,趁售货员不注意,将自己准备好的假首饰与从售货员那里拿来的价值8000元的真首饰调换
④  郑某潜人他人家中,将他人价值2万元的海洛因拿走
【多选题】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盗窃罪(不考虑数额)?( )
①  酒店服务员甲在帮客人拎包时,将包中的手机放入自己的口袋据为己有
②  客人在小饭馆吃饭时,将手机放在收银台边上充电,请服务员乙帮忙照看。乙假意答应,却将手机据为己有
③  旅客将行李放在托运柜台旁,到相距20余米的另一柜台问事时,机场清洁工丙将该行李拿走据为己有
④  顾客购物时将车钥匙遗忘在收银台,收银员问是谁的,丁谎称是自己的,然后持该钥匙将顾客的车开走
【判断题】 根据刑法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构成盗窃罪。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2010年8月21日,甲因犯诈骗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2015年6月20日,甲又犯盗窃罪。对于甲的量刑,下列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①  甲具有法定从重处罚情节
②  甲不构成累犯
③  对甲的盗窃罪不能适用缓刑
④  对甲应当数罪并罚
【单选题】 某乙犯抢劫、强奸、盗窃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10年、5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 )有期徒刑,符合数罪并罚的原则?
①  25
②  15
③  10
④  5
【单选题】 15、王某潜入张某家中,盗窃了张某的电视机、金表、现金等财物。电视机属于王某所犯的盗窃罪中的?
①  犯罪对象
②  犯罪客体
③  犯罪目的
④  犯罪行为
【判断题】 抢劫罪属于结果犯。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论文学》和《论德国》这两部重要的理论著作的作者( )
①  海涅
②  史达尔夫人
③  诺瓦利斯
④  蒂克
【单选题】 下面哪个工具既能表示数据结构又能表示程序结构
①  数据流图
②  业务流程图
③  程序流程图图
④  过程设计语言
【判断题】 全民常用性可以说是基本词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在会话中,人们可以用语调重音来标示焦点。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现代汉语的词汇中,复合词占绝大多数。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个是?
①  A.文字起源于封建社会
②  B.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
③  C.汉字不能适应汉语的特点
④  D.汉字目前可以改成拼音文字
【单选题】 基本词不具有?特点。
①  A.普遍性,即全民常用。
②  B.稳固性,即很少变化。
③  C.多义性,即含义丰富。
④  D.能产性,即构词能力强。
【单选题】 下列词语?派生义的产生途径是换喻。
①  A.老:本义是年纪大,派生义指老年人
②  B.迷雾:本义是浓厚的雾,派生义指让人迷失方向的事物
③  C.月:本义指月亮,派生义指每月的、像月亮的
④  D.铁窗:本义指安装了铁栅栏的窗户,派生义指监狱
【判断题】 在《现代》上发表诗歌的人很多,一批诗人从思想到艺术有许多共同倾向,称之为“现代诗派”。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元明清三代基本实行“行省制”。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