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某企业规定的信用条件为:“5/10,2/20,n/30”,某客户从该企业购入原价为10000元的原材料,并于第15天付款,该客户实际支付的货款是( )
9500
9900
10000
9800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某企业规定的信用条件为:“5/10,2/20,n/30”,某客户从该企业购入原价为10 000元的原材料,并于第15天付款,该客户实际支付的货款是( )。
①  9 500
②  9 900
③  10 000
④  9 800
【单选题】 某企业规定的信用条件为:“5/10,2/20,n/30”,某客户从该企业购入原价为10 000元的原材料,并于第15天付款,该客户实际支付的货款是( )。
①  9 500
②  9 900
③  10 000
④  9 800
【单选题】 某企业按2/10,N/30的条件购入货物20万元,如果企业延至第30天付款,其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为( )。
①  36. 7%
②  18.4%
③  37.8%
④  32.7%
【单选题】 某企业按2/10,N/30的条件购入货物20万元,如果企业延至第30天付款,其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为( )。
①  36. 7%
②  18.4%
③  37.8%
④  32.7%
【单选题】 某企业按“2/10、n/30”的条件购入货物20万元,如果企业延至第30天付款,其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是( )
①  36.7%
②  18.4%
③  2%
④  14.7%
【判断题】 某企业计划购入原材料,供应商给出的付款条件为l/20,n/50,若银行短期借款利率为10%,则企业应该在折扣期限内支付货款。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某企业以“2/10,n/40”的信用条件购入原料—批,若企业延至第30天付款,则可计算求得,其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为36.73%。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某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2012年5月1日,某材料结存10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0元;5月10日购入该材料15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1元;5月15日发出该材料2000公斤。5月31日该材料的结存成本为( )元。
①  5300
②  5000
③  5500
④  6000
【单选题】 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2012年5月1日,某材料结存10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0元;5月10日购入该材料15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1元;5月15日发出该材料2000公斤。5月31日该材料的结存成本为( )元。
①  5300
②  5000
③  5500
④  6000
【单选题】 已知某企业20×1年平均产权比率为1,平均资产为10000万元,负债的平均利率为10%,则该企业的年利息为()万元。
①  1000
②  500
③  100
④  600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民法总则》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 )、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①  自然人
②  个体
③  公民
④  老百姓
【单选题】 《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 )视为住所。
①  身份证登记地
②  经常居所
③  户籍登记地
④  生病住院地
【单选题】 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的人,有权请求受益人偿还由此支出的必要费用,这在法律上称作( )。
①  不当得利
②  显失公平
③  无因管理
④  乘人之危
【多选题】 《民法总则》第六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人解散,这些情形包括( )
①  因法人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②  法人的权力机构决议解散
③  法人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登记证书,被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④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⑤  法人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或者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判断题】 所有制是识别企业的唯一维度。
① 
② 
【多选题】 提高劳动在生产和分配过程中的地位和议价能力的具体途径包括()。
①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②  减少人力资本投资
③  增强劳动力市场流动性
④  减弱劳动力市场流动性
⑤  增强供求匹配能力
【多选题】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
①  目的
②  准则
③  根本
④  宗旨
【多选题】 2035年远景目标中的“四化”是指基本实现()。
①  新型工业化
②  信息化
③  城镇化
④  农业现代化
⑤  科技化
【多选题】 新冠肺炎疫情对产业链的影响是()的。
①  政治式
②  渐进式
③  突变式
④  爆发式
【多选题】 1983年和1984年,国家分两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制度,即将国企向国家缴纳的纯收入由利润上缴形式改为缴纳所得税和调节税税收形式。
①  营改增
②  利改税
③  税改利
④  税收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