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账户是根据( )在账簿中开设的记账单元
资金运动
会计对象
会计科目
财务状况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名称,会计科目是根据账户开设的。(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在会计核算中,会计科目往往也就是指账户,因为会计科目是根据账户设置的。(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因此会计科目就是账户。(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形式是其财务状况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所有的账户都是依据会计科目开设的。(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体现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关系的是( )。
①  会计要素的名称
②  报表的项目
③  账簿的名称
④  账户的名称
【单选题】 下列关于账户和会计科目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①  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名称,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具体应用
②  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账户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③  实际工作中,对账户和会计科目不加严格区别,而是互相通用
④  账户能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情况及其结果,而会计科目不能
【单选题】 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是()。
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②  资产、负债、利润
③  收入、费用、利润
④  收入、费用、资产
【单选题】 (单选)下列关于账户和会计科目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①  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名称,会计科目是账户是具体应用
②  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账户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③  实际工作中,对账户和会计科目不加严格区别,而是互相通用
④  账户能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情况及其结果,而会计科目不能
【判断题】 会计科目是会计账户设置的依据。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2007年1月1日,某开发商将自己名下唯一的财产一处不动产以赠予的形式让给自己的关联公司,2010年1月1日,开发商的债权人建筑公司(开发商长期拖欠建筑公司工程款项)知道了该转让行为,则建筑公司的撤销权截止于( )。
①  2009年1月1日
②  2008年1月1日
③  2012年1月1日
④  2011年1月1日
【多选题】 《合同法》所称的“不可抗力”其内容指的是:()。
①  不能预见
②  不能避免
③  不能履行
④  不能补救
⑤  不能克服
【多选题】 某工程项目施工中发包人和承包人发生合同纠纷,当事人申请仲裁解决纠纷的前提条件是( )。
①  施工合同中当事人选择了仲裁方式和仲裁机构
②  通过有关调解仍未解决合同纠纷
③  施工合同当事人在纠纷发生后达成仲裁协议
④  和解无效
⑤  人民法院没有管辖权
【多选题】 下列关于无效合同主要类型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
②  损害国有企业、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③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④  违反地方性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⑤  一方有恶意,而另一方没有恶意的情况下串通签订合同,损害了私人的利益
【多选题】 《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有效条件包括()。
①  合同当事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②  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③  合同当事人签字或盖章
④  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⑤  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多选题】 建设单位甲与施工单位乙签订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该施工合同应具有的法律特征有( )。
①  甲必须具有法人资格
②  乙必须具有法人资格和相应资质
③  甲、乙具有连带的权利义务关系
④  合同应当具有书面形式
⑤  合同的签订一定要有第三人担保
【单选题】 施工单位向电梯生产企业订购6部R型电梯,并要求5日内交货。该电梯企业回函表示如果延长10可如约供货。根据《合同法》,电梯企业的回函属于( )
①  要约邀请
②  承诺
③  新要约
④  部分承诺
【单选题】 下列合同中,不属于《合同法》调整的是 ( )。
①  施工单位与樊某签订的挖掘机租赁合同
②  建设单位与张某签订的借款合同
③  监理单位与某设计公司签订的联合投标协议书
④  建筑集团公司与税务机关签订的异地代扣营业税的合同
【单选题】 甲、乙于2015年5月31日签订木材买卖合同,约定甲于2015年7月1日交货,乙于2015年7月4日付款。6月中旬甲有确切证据证明乙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于是提出中止合同,乙不同意,后甲7月1日并没有交货。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en.Examw.
①  甲有权中止履行合同,然后要求乙在一定期限内提供适当担保,乙不提供的,甲可以解除合同;
②  如果乙提供一定的担保,甲仍有权拒绝继续履行合同,直至乙恢复履约能力
③  甲有权解除合同
④  甲无权中止履行合同,乙有权追究甲的违约责任
【单选题】 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表现方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  在订立合同时故意提供虚假情况
②  为拖延合同履行恶意磋商
③  由于合同未签订,将知悉的对方的商业秘密告知其他同行
④  签约谈判时故意隐瞒重要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