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新中国成立后,1954 年宪法首次专章规定了“国旗、国徽、首都”。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1954 年宪法首次专章规定了“国旗、国徽、首都”。(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
①  1949年《共同纲领》
②  1954年宪法
③  1975年宪法
④  1982年宪法
【单选题】 ()年,新中国制定了第一部宪法。
①  1950
②  1952
③  1954
④  1956
【多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的政策是()。
①  A.拒绝承认并阻挠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
②  B.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禁运
③  C.建立对新中国的军事包围圈
④  D.派舰队阻挠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的27年,中国的铁路达()公里。
①  4.63万
②  5.63万
③  6.63万
④  7.63万
【判断题】 新中国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为落实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先后于1990年、1991年和2017年颁布《国旗法》、《国徽法》和《国歌法》三部单行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为落实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先后于1990年、1991年和2017年颁布《国旗法》、《国徽法》和《国歌法》三部单行法。(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关于我国1954年《宪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  它以1949年《共同纲领》为基础而制定
②  他确认了我国实行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  它是1954年制定的
④  它由序言、总纲等组成共106条
【多选题】 关于我国1954年《宪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  它以1949年《共同纲领》为基础而制定
②  他确认了我国实行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  它是1954年制定的
④  它由序言、总纲等组成共106条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对于员工个人,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通过培训、辅导等方式,培养学习型员工;对于团队,人力资源理者可以通过组织沟通、知识分享,来创建协作型团队;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通过制度创新、知识管理来创建知识性企业。这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成为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所开展的_____这一方面的工作
①  流程优化
②  提高能力
③  提供机会
④  推动变革
【单选题】 “核心能力”一词最早在(  )的文章或著作中提出。
①  迈克尔?波特
②  普哈拉德和哈默
③  彼得?德鲁克
④  亨利?明茨伯格
【单选题】 人力资源规划必须与企业的战略相呼应,当企业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着重于及时招聘、雇佣和培训新员工,并为现有的员工的晋升和发展提供机会,这表明企业当前的战略是
①  稳定型战略
②  发展型战略
③  紧缩型战略
④  差异化战略
【单选题】 要对创造竞争优势的资源进行模仿,要掌握哪两个基本要素?(  )
①  认清竞争优势的来源和资源发生功能所存在的条件
②  组织的文化和员工的个性
③  组织的结构和管理体系
④  企业的核心能力和文化
【判断题】 根据关注重点不同可以把人力资源战略分为四类:利用战略、聚集战略、促进战略、投资战略。(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四种关系类型( )。
①  行政关系
②  单向关系
③  双向关系
④  一体化关系
⑤  多元化关系
【单选题】 人力资本有别于物质资本,它具有不同于物质资本的基本特点,以下不属于,人力资本的特点的是
①  人力资本以人为表现载体
②  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如金融资本)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客观能动性
③  一个人所能拥有的人力资本相当有限,这种有限性主要来自于一个人的体力精力和生命周期等自然条件的约束
④  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的资本,它能创造超过自身价值的额外价值
【单选题】 在人力资源战略指导下,现在许多公司已经实现通过互联网招聘,这可以大大降低招聘成本,从而使企业获得成本优势,这说明了( )
①  人力资源战略间接地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②  人力资源战略直接地提升企业竞争优
③  人力资源战略对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无影响
④  人力资源战略不能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单选题】 企业制定的战略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在企业战略的制定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众多因素,如企业内部因素、企业外部的行业因素、市场因素、国家宏观政策等。这说明企业战略具有
①  指导性
②  现实性
③  长远定
④  创新性
【单选题】 在企业战略的指导下,某一家电企业的空调部门与冰箱部门统一采购原材料,共同进行研究开发、制造部件和组装产品,从而达到企业内分摊间接费用,产生成本优势。这体现了战略的
①  协同作用
②  竞争优势
③  成长方向
④  产品与市场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