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糖皮质激素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是
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
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
红细胞数量减少
血小板数量减少
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均减少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糖皮质激素可使血液中哪种成分减少
①  红细胞
②  中性白细胞
③  血小板
④  淋巴细胞
⑤  血红蛋白
【单选题】 患者女性,30岁。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常规显示红细胞3.5×1012/L,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6.8×109/L,血小板30×109/L,该患者最大的危险是
①  全身皮肤、黏膜出血
②  泌尿道出血
③  感染
④  颅内出血
【判断题】 血液中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是主要的吞噬细胞。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称为()
①  缺铁性贫血
②  再生障碍性贫血
③  营养性巨幼细胞遗传性贫血
④  溶血性贫血
⑤  自身免疫性贫血
【单选题】 成人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唯一器官是
①  肝脏
②  脾脏
③  骨髓
④  胸腺
【多选题】 糖皮质激素对血液系统有哪些影响
①  增加红细胞
②  增加血小板
③  减少淋巴细胞
④  减少嗜酸性粒细胞
⑤  减少中性粒细胞
【单选题】 血小板数量减少可导致的皮肤出现血斑点,主要原因是血小板
①  缺乏纤维蛋白原
②  增加了血小板释放的物质
③  血管回缩障碍
④  不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
⑤  增加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
【单选题】 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的正常参考值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
①  (3.5-5.0)×109、110-150g/L、4-10×109
②  (4.0-5.0)×109、110-150g/L、4-10×109
③  (4.0-5.0)×109、120-160g/L、4-10×109
④  (4.0-5.5)×109、120-160g/L、4-10×109
⑤  (4.0-5.5)×109、110-160g/L、4-10×109
【单选题】 下列关于中性粒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①  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②  胞核呈肾形或马蹄形
③  胞质中含有嗜天青颗粒和特殊颗粒
④  有吞噬和杀灭细菌的功能
⑤  胞体比红细胞大
【单选题】 患者,女,32岁。1年多来反复发生双下肢瘀斑,月经量增多。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3.0×1012/L,血小板40×109/L。入院后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时应首选( )
①  脾切除
②  糖皮质激素
③  免疫抑制剂
④  输血
随机题目
【多选题】 影响药物溶液降解的外界因素有( )。
①  pH值
②  药物分配系数
③  环境的温度
④  溶剂的介电常数
【多选题】 下列哪些条件可将其制成混悬剂( )。
①  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
②  药物的剂量超过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形式应用
③  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
④  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
【单选题】 散剂的质量检查不包括( )。
①  粒度
②  水分
③  卫生学
④  崩解度
【单选题】 哪一个不是造成裂片和顶裂的原因( )。
①  颗粒中细粉太多
②  颗粒过干
③  弹性复原率大
④  硬度不够
【单选题】 湿法制粒压片工艺的目的是改善主药的( )。
①  可压性和流动性
②  崩解性和溶出性
③  防潮性和稳定性
④  润滑性和抗粘着性
【单选题】 散剂按组成药味多少来分类可分为( )。
①  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
②  单散剂与复散剂
③  溶液散与煮散
④  吹散与内服散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为包糖衣的工序( )。
①  粉衣层→隔离层→色糖衣层→糖衣层→打光
②  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色糖衣层→打光
③  粉衣层→隔离层→糖衣层→色糖衣层→打光
④  隔离层→粉衣层→色糖衣层→糖衣层→打光
【单选题】 反映难溶性固体药物吸收的体外指标是( )。
①  崩解时限
②  溶出度
③  硬度
④  含量
【单选题】 干法制粒的方法有( )。
①  一步制粒法
②  挤压制粒法
③  喷雾制粒法
④  强力挤压法
【多选题】 关于散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散剂包装与贮存的重点是防潮
②  为防止吸潮,散剂生产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药物的CRH值以下
③  为减少吸潮,应选择CRH大的辅料
④  粉体的吸湿性对控制散剂的质量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