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如果生产企业以紧急采购代用材料解决库存材料中断之急,那么缺货成本表现为紧急额外购入成本。(  )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企业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的构成内容包括( )。
①  材料买价
②  增值税进项税额
③  采购费用
④  采购人员差旅费
⑤  销售机构经费
【简答题】 用来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物资日常核算时外购材料的买价和各种采购费用,据以计算、确定购入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的账户是[填空]。
【多选题】 一般纳税人企业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的构成内容包括( )。
①  材料买价
②  增值税进项税额
③  采购费用
④  采购人员差旅费
⑤  销售机构经费
【单选题】 某企业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为13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20万元。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110万元,计划成本120万元,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万元。该企业当月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   
①  88      
②  96  
③  100    
④  112
【单选题】 某企业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为13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20万元。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110万元,计划成本120万元,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万元。该企业当月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
①  88      
②  96  
③  100    
④  112
【单选题】 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超值45万元;当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5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85万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600万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实际成本为(?)元。?
①  502.5
②  570
③  630
④  697.5
【单选题】 甲企业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2012年4月月初结存一批材料,计划成本为5000元,成本差异为节约100元。4月10日采购一批材料入库,计划成本为10000元,成本差异为超支400元。4月31日,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7500元,管理部门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000元。假定该企业按月末计算的材料成本差异率分配和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则当月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元。
①  -200
②  190
③  -150
④  -190
【单选题】 甲企业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2012年4月月初结存一批材料,计划成本为5000元,成本差异为节约100元。4月10日采购一批材料入库,计划成本为10000元,成本差异为超支400元。4月31日,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7500元,管理部门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000元。假定该企业按月末计算的材料成本差异率分配和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则当月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元。
①  -200
②  190
③  -150
④  -190
【判断题】 购入材料在运输过程中短缺毁损的,应按规定计入材料采购成本。(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企业购入材料发生的运杂费等采购费用,应计入( )。
①  管理费用
②  材料采购成本
③  生产成本
④  制造费用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会计信息系统的初级阶段,国外称这一时期的系统为电子数据处理会计(ElectronicDataProcessionAccounting,EDPA),从20世纪50年代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末。
①  单项会计数据处理阶段
②  部门级会计数据处理阶段
③  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一体化处理阶段
④  会计电算化
【单选题】 报表重算的快捷键是()。
①  F9
②  F10
③  F11
④  F7
【单选题】 会计电算化是()的初级阶段,是其基础工作。
①  会计决策化
②  会计核算化
③  会计信息化
④  管理信息化
【单选题】 如果启用后发现初始化数据有误,需要修改可以通过()操作。
①  过滤初始化
②  删除初始化
③  结束初始化
④  反初始化
【单选题】 上月未结账,本月()结账。
①  可以
②  不一定
③  不能
④  以上都不对
【单选题】 会计信息系统中删除会计科目的顺序是()。
①  先删下级,后删上级科目
②  不分先后
③  先删上级,后删下级
④  不能删除
【单选题】 在登记应收款时,一般以()作为统计应收账款的依据
①  其他应收单
②  销售出库单
③  销售发票
④  销售订单
【单选题】 ()奠定了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依据.
①  会计方程式
②  借贷记账法
③  会计账户
④  会计分录
【单选题】 机制凭证是指()。
①  计算机打印的凭证
②  输入计算机的凭证
③  计算机自动编制的凭证
④  规范的记账凭证
【单选题】 工资管理系统的特点不包括()。
①  政策性强、要求严格
②  工资计算重复性强
③  日常数据输入量少
④  及时性、准确性要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