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下列关于长期次级债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
长期次级债务是指存续期限至少在五年以上的次级债务
经银监会认可,商业银行发行的有担保的并以银行资产为抵押或质押的长期次级债务工具可列入附属资本
在到期日前最后五年,长期次级债务可计入附属资本的数量每年累计折扣20%
长期次级债务不能计入附属资本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下列有关证券公司次级债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  证券公司偿还次级债务,应当在到期日前至少3个工作日在公司网站公开披露,并在实际偿还次级债务后5个工作日内公开披露有关偿还情况
②  证券公司住所地证监局对证券公司借入短期次级债务、偿还次级债务的申请,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③  证券公司住所地证监局对证券公司借入长期次级债务、次级债务展期的申请,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④  证券公司应自借入次级债务获批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在公司网站公开披露借入次级债务事项
【判断题】 国际上,发行次级债券成为商业银行补充附属资本的主要渠道。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国际上,发行次级债券成为商业银行补充附属资本的主要渠道。()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证券公司借入次级债务所要求条件的是(  )。
①  借入资金有合理用途
②  次级债务应当以现金或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形式借入
③  长期次级债务计入净资本的数额不得超过净资本(不含长期次级债务累计计入净资本的数额)的30%
④  净资本与负债的比例、净资产与负债的比例等各项风险控制指标不触及预警标准
【判断题】 保险公司次级债务的偿还只有在确保偿还次级债本息后偿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的情况下,募集人才能进行次级债务本息的偿还。(  )
① 
② 
【判断题】 商业银行长期次级债务的债权人与银行一般存款人具有相同的本息要求权。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商业银行长期次级债务的债权人与银行一般存款人具有相同的本息要求权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本息清偿顺序先于存款负债而后于股权资本。()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本息清偿顺序先于存款负债而后于股权资本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次级债券是商业银行发行的、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列于( )的债券
①  银行存款负债之后
②  银行股权资本之前
③  银行股权资本之后
④  银行其他普通债权人之后
随机题目
【多选题】 关于安全生产方针的基本内涵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  安全第一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其精神实质是“生命健康安全第一”,而非“财产安全第一”。
②  “综合治理”是落实“安全第一”的基础和前提。
③  综合治理是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④  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方针的核心和具体体现,是实施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
【判断题】 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具体体现,安全发展理念较之安全生产理念,有了质的飞跃。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综合治理”就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实现安全生产的齐抓共管。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生产经营单位未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送备案、未建立应急值班制度或者配备应急值班人员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罚款。
①  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
②  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③  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④  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单选题】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中伤亡的人员及时给予救治和抚恤;符合烈士评定条件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定为烈士。
①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
②  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③  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多选题】 有下列()情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单位应当及时修订相关预案。
①  在预案演练或者应急救援中发现需要修订预案的重大问题
②  安全生产面临的风险发生重大变化
③  制定预案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发生重大变化
④  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
⑤  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
【单选题】 绿色建造理念的核心是()。
①  智能化
②  节能环保
③  信息化
④  美化环境
【单选题】 智慧建造的基础技术是()。
①  PE
②  BIM
③  3Dmax
④  CAD
【多选题】 建筑业施工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
①  工业化
②  自动化
③  智能化
④  绿色化
⑤  信息化
【多选题】 我国未来的科学发展理念与行动指南()。
①  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②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③  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
④  优先发展第三产业
⑤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