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坏账准备: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对收回后不需上缴财政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提取的坏账准备。(  )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新制度要求对单位收回后无需上缴财政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提取坏账准备。(  )
① 
② 
【判断题】 企业实际发生坏账损失时,应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企业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期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应等于按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百分比计算的坏账准备金额。 (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累计计提的坏账准备不应超过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其他应收款科目余额的( )。
①  1%-3%
②  2%-4%
③  3%-5%
④  4%-6%
【单选题】 甲公司应收账款年末余额为800 000元,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有贷方余额5 000元。甲公司于当年计提坏账准备后,其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  )。
①  760 000元
②  765 000元
③  795 000元
④  800 000元
【多选题】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下,坏账准备计提金额的影响因素有( )。
①  期初设置中设置相应的计提比率、坏账期初余额等
②  计提人员
③  应收账款的余额
④  计提方法
【单选题】 企业已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确实无法收回,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作为坏账转销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
①  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②  借记“管理费用”科目 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③  借记“坏账准备”科目 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④  借记“坏账准备”科目 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单选题】 对应收账款在会计期末提取坏账准备金这一做法体现的原则是( )。
①  配比原则
②  重要性原则
③  谨慎性原则
④  客观性原则
【单选题】 对应收账款在会计期末提取坏账准备金这一做法体现的原则是( )
①  配比原则
②  重要性原则
③  谨慎性原则
④  可靠性原则
【单选题】 某企业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00 000元,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有借方余额1 000元。该企业当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为(  )。
①  1000元
②  9000元
③  10000元
④  11000元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有眼睑下垂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还可能有的症状是()
①  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
②  调节反射消失
③  眼球向内、上、下运动受限,复视
④  眼球震颤
⑤  角结膜反射消失
【单选题】 重症肌无力属哪种疾病()
①  神经本身病变的疾病
②  遗传性疾病
③  炎症性疾病
④  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性疾病
⑤  肌肉本身病变的疾病
【单选题】 重症肌无力最常受累的肌肉是(
①  四肢肌
②  眼外肌
③  咽喉肌
④  咀嚼肌
⑤  面肌
【单选题】 治疗重症肌无力首选()
①  毛果芸香碱
②  乙酰胆碱
③  毒扁豆碱
④  新斯的明
⑤  肾上腺素
【单选题】 重症肌无力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
①  乙酰胆碱释放量增多
②  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
③  乙酰胆碱受体数目增多
④  乙酰胆碱受体数目减少
⑤  乙酰胆碱抗体数目减少
【单选题】 29岁,女性,十个月前起病,言语错乱,别人难以理解,骂人毁物,逐渐言语活动减少,不能与周围人沟通,近三个月来呆坐少语,自笑,认为自己的事别人都能知晓,有人要害自己。查:意识清晰,目光表情呆滞,耳边有命令性幻听,被害妄想,被洞悉感,有思维中断,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著征,该患者诊断为()
①  抑郁症
②  精神分裂症
③  脑肿瘤所致精神障碍
④  内分泌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⑤  偏执性精神障碍
【单选题】 紧张综合征主要见于()
①  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②  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③  癔症
④  神经衰弱
⑤  躁狂症
【单选题】 23岁,男性,三月前起病,说话语无伦次,常自言自语,说自己是神仙,是伟人,对异性有非分之想,攻击亲人。查:意识清晰,兴奋躁动,思维破碎,内容离奇,难以理解,认为门外有人要杀他,有一台电脑在影响他的大脑,使大脑在不停地转。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著征,该患诊断()
①  躁狂症
②  抑郁症
③  精神分裂症
④  心因性精神障碍
⑤  神经症
【单选题】 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是()
①  失眠
②  注意力不集中
③  意思范围缩小
④  被洞悉感
⑤  遗忘
【单选题】 24岁,女性,病程6年,说有人要害她,常自笑,好追求异性,有时打人摔东西,话多内容凌乱。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兴奋多语,思维松弛,欣快,主动接触异性,有被害妄想及非系统性妄想,活动增多而无目的性,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著征,该患者诊断为()
①  精神分裂症
②  情感障碍(躁狂型)
③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④  人格障碍
⑤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