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坏账准备: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对收回后不需上缴财政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提取的坏账准备。(  )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新制度要求对单位收回后无需上缴财政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提取坏账准备。(  )
① 
② 
【判断题】 企业实际发生坏账损失时,应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企业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期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应等于按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百分比计算的坏账准备金额。 (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累计计提的坏账准备不应超过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其他应收款科目余额的( )。
①  1%-3%
②  2%-4%
③  3%-5%
④  4%-6%
【单选题】 甲公司应收账款年末余额为800 000元,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有贷方余额5 000元。甲公司于当年计提坏账准备后,其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  )。
①  760 000元
②  765 000元
③  795 000元
④  800 000元
【多选题】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下,坏账准备计提金额的影响因素有( )。
①  期初设置中设置相应的计提比率、坏账期初余额等
②  计提人员
③  应收账款的余额
④  计提方法
【单选题】 企业已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确实无法收回,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作为坏账转销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
①  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②  借记“管理费用”科目 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③  借记“坏账准备”科目 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④  借记“坏账准备”科目 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单选题】 对应收账款在会计期末提取坏账准备金这一做法体现的原则是( )。
①  配比原则
②  重要性原则
③  谨慎性原则
④  客观性原则
【单选题】 对应收账款在会计期末提取坏账准备金这一做法体现的原则是( )
①  配比原则
②  重要性原则
③  谨慎性原则
④  可靠性原则
【单选题】 某企业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00 000元,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有借方余额1 000元。该企业当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为(  )。
①  1000元
②  9000元
③  10000元
④  11000元
随机题目
【多选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重要论述包括()。
①  A.创新强国论、创新动力论
②  B.发展换场论、创新主体论
③  C.顶层设计论、创新协同论
④  D.核心技术论、开放创新论
⑤  E.人才支撑论、创新生态论
【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离婚时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的情形有()。
①  A.重婚
②  B.与他人同居
③  C.实施家庭暴力
④  D.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下列有关顺序继承人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  A.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
②  B.第一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③  C.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④  D.第二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
【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下列选项中关于“遗产管理人的选任”描述正确的有()。
①  A.继承开始后,遗嘱执行人为遗产管理人
②  B.没有遗嘱执行人的,继承人应当及时推选遗产管理人
③  C.继承人未推选的,由继承人共同担任遗产管理人
④  D.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均放弃继承的,由被继承人生前住所地的民政部门或者村民委员会担任遗产管理人
【多选题】 新时代的区域发展战略在四大板块基础上形成“两带四圈”新战略,其中的“四圈”指的是()。
①  A.京津冀协同发展
②  B.长三角一体化
③  C.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④  D.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多选题】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需要关注的问题包括()。
①  A.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②  B.多个领域大而不强、大而不优问题突出
③  C.市场主体实力不强
④  D.要素瓶颈制约逐步显现
【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债权债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等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等义务。
①  A.通知
②  B.协助
③  C.保密
④  D.旧物回收
【多选题】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
①  A.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②  B.发展活力充分迸发
③  C.社会文明不断进步
④  D.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下列选项中关于“民事法律行为中意思表示的生效规则”描述正确的有()。
①  A.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
②  B.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
③  C.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
④  D.当事人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单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国家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严格限制(),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
①  A.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②  B.农用地转为未利用地
③  C.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④  D.建设用地转为农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