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  )摊销。
150%
1000%
2000%
3000%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人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摊销。
①  150%
②  105%
③  50%
④  20%
【判断题】 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研究开发费(包括会计上研究阶段的支出、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的支出),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35%加计扣除。(  )
① 
② 
【单选题】 根据税法规定,企业(非中小企业)研究开发费,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  )摊销。
①  50%
②  80%
③  100%
④  150%
【判断题】 甲公司2013年开发一项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为80万元,尚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在甲公司计算当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该项研究开发费用可以扣除的数额为120万元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购入的无形资产,按照确定的无形资产成本计入(  )科目。
①  固定资产
②  无形资产
③  在建工程
④  预付账款
【判断题】 在我国,研究与开发费用应在成功申请专利以后,将其转入无形资产的价值。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企业为开发( ?)发生的开发费用,享受加计扣除的优惠。
①  新技术
②  新产品
③  新工艺
④  新能源
【多选题】 企业为开发( ?)发生的开发费用,享受加计扣除的优惠。
①  新技术
②  新产品
③  新工艺
④  新能源
【多选题】 对于使用年限有限的无形资产,政府会计主体应当按照以下原则确定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  )。
①  法律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按照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作为摊销年限
②  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按照相关合同或单位申请书中的受益年限作为摊销年限
③  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相关合同或单位申请书也没有规定受益年限的,应当根据无形资产为政府会计主体带来服务潜力或经济利益的实际情况,预计其使用年限
④  非大批量购入、单价小于1000元的无形资产,可以于购买的当期将其成本一次性全部转销
【判断题】 用于研发活动的无形资产,符合税法规定且选择缩短摊销年限的,在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时,就税前扣除的摊销部分计算加计扣除。(  )
① 
② 
随机题目
【判断题】 我们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有必要通过六中全会,对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总结,看哪些经过实践检验是好的,必须长期坚持;哪些可以进一步完善并上升为制度规定,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化下来;哪些需要结合新的情况继续深化。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列出了绿色生态5个约束性指标,第十一篇的主题就是()。
①  A“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  B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8项)
③  C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工程(6项)
④  D以上都不对。
【单选题】 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第一次提出的新要求()。
①  A.增强国内大循环
②  B.着力提升产业链
③  C.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风险预估
④  D.“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多选题】 百年之未有之大变局下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最明显的时期()。
①  A.机遇增多
②  B.挑战增多
③  C.风险增多
④  D.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增多
【多选题】 坚定必胜的信心,务必()。
①  A.不忘初心
②  B.牢记使命
③  C.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④  D.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多选题】 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①  A.科技强国
②  B.人才强国
③  C.文化强国
④  D.体育强国
【单选题】 全球正处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十字路口。《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将于2022年12月7日至19日在()举办,大会将讨论并通过“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
①  A美国华盛顿市
②  B加拿大蒙特利尔市
③  C俄罗斯
④  D英国
【单选题】 未来五年()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①  A.劳动报酬
②  B.物质文化生活
③  C.精神文化生活
④  D.居民收入
【判断题】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作出力争二〇三〇年前实现碳中和。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