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限售股包括( )。
个人从机构或其他个人受让的未解禁限售股
个人因依法继承或家庭财产依法分割取得的限售股
个人持有的从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转到主板市场(或中小板、创业板市场)的限售股
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中,个人持有的原被合并方公司限售股所转换的合并方公司股份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个人因依法继承或家庭财产分割让渡限售股所有权,免征个人所得税。(  )
① 
② 
【多选题】 下列关于个人转让限售股表述正确的有( )。
①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有关规定,转让限售股取得的所得属于“其他所得”,应按20%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②  按照财产转让所得的计税方法,个人转让限售股,以每次限售股转让收入,减除股票原值和合理税费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③  限售股原值,是指限售股买入时的买入价及按照规定缴纳的有关费用
④  合理税费,是指转让限售股过程中发生的印花税、佣金、过户费等与交易相关的税费
【单选题】 2014年8月,某居民企业转让代个人持有的解禁后的限售股,取得转让收入600万元,企业不能提供完整、真实的限售股原值凭证,无法准确计算该限售股原值。按照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该企业转让代个人持有的限售股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万元。
①  119
②  135
③  127.5
④  150
【判断题】 转让限售股时,如果纳税人未能提供完整、真实的限售股原值凭证的,不能准确计算限售股原值的,主管税务机关一律按限售股转让收入的20%核定限售股原值及合理税费。(  )
① 
② 
【多选题】 下列对企业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税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①  企业转让代个人持有的限售股,所得税的纳税人为个人而非企业
②  限售股转让收入扣除限售股原值和合理税费后的余额为限售股转让所得
③  依据法院判决、裁定等原因,通过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企业将其代持有的个人限售股直接变更到实际所有人名下的,视同转让限售股
④  企业未能提供完整、真实的限售股原值凭证,不能准确计算限售股原值的,主管税务机关一律按照限售股转让收入的15%,核定为限售股原值和合理税费
【单选题】 如果纳税人未能提供完整、真实的限售股原值凭证的,不能准确计算限售股原值的,主管税务机关一律按限售股转让收入的( )核定限售股原值及合理税费。
①  20%
②  15%
③  25%
④  30%
【单选题】 如果纳税人未能提供完整、真实的限售股原值凭证的,不能准确计算限售股原值的,主管税务机关一律按限售股转让收入的(  )核定限售股原值及合理税费。
①  20%
②  15%
③  25%
④  30%
【判断题】 限售股转让收入,是指转让限售股股票实际取得的收入。限售股原值,是指限售股买入时的买入价及按照规定缴纳的有关费用。合理税费,是指转让限售股过程中发生的印花税、佣金、过户费等与交易相关的税费。( )
① 
② 
【判断题】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第十条的规定,个人转让限售股或发生具有转让限售股实质的其他交易,取得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均应缴纳个人所得税。限售股在解禁前被多次转让的,转让方对每一次转让所得均应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
① 
② 
【判断题】 个人持有在证券机构技术和制度准备完成后形成的拟上市公司限售股,在公司上市前,个人应委托拟上市公司向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提供有关限售股成本原值详细资料,以及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师事务所对该资料出具的鉴证报告。(  )
① 
②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子反为人嗜酒,甘之,不能绝之于口”中“甘”属于哪种词类活用现象?
①  名词作状语
②  名词作动词
③  意动用法
④  使动用法
【单选题】 “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中有哪种词类活用现象?
①  使动用法
②  意动用法
③  名词作动词
④  名词作状语
【判断题】 “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中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这一词类活用现象。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朝”是意动用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中“老”的意思是“使变老”。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夫人将启之”中“启”是为动用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齐威王欲将孙膑”中“将”是意动用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文侯喜曰:“可反欤?”中的“反”属于哪一种词类活用现象?
①  名词作动词
②  名词作状语
③  使动用法
④  意动用法
【单选题】 “故扁鹊不能肉白骨,微、箕不能存亡国也”中有哪种词类活用现象?
①  名词作状语
②  名词作动词
③  意动用法
④  使动用法
【单选题】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zhuó)而小之,则王怒”中有哪种词类活用现象?
①  意动用法
②  使动用法
③  形容词作动词
④  形容词作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