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如果纳税人未能提供完整、真实的限售股原值凭证的,不能准确计算限售股原值的,主管税务机关一律按限售股转让收入的( )核定限售股原值及合理税费。
20%
15%
25%
30%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如果纳税人未能提供完整、真实的限售股原值凭证的,不能准确计算限售股原值的,主管税务机关一律按限售股转让收入的(  )核定限售股原值及合理税费。
①  20%
②  15%
③  25%
④  30%
【判断题】 转让限售股时,如果纳税人未能提供完整、真实的限售股原值凭证的,不能准确计算限售股原值的,主管税务机关一律按限售股转让收入的20%核定限售股原值及合理税费。(  )
① 
② 
【判断题】 限售股转让收入,是指转让限售股股票实际取得的收入。限售股原值,是指限售股买入时的买入价及按照规定缴纳的有关费用。合理税费,是指转让限售股过程中发生的印花税、佣金、过户费等与交易相关的税费。( )
① 
② 
【单选题】 2014年8月,某居民企业转让代个人持有的解禁后的限售股,取得转让收入600万元,企业不能提供完整、真实的限售股原值凭证,无法准确计算该限售股原值。按照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该企业转让代个人持有的限售股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万元。
①  119
②  135
③  127.5
④  150
【多选题】 限售股包括( )。
①  个人从机构或其他个人受让的未解禁限售股
②  个人因依法继承或家庭财产依法分割取得的限售股
③  个人持有的从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转到主板市场(或中小板、创业板市场)的限售股
④  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中,个人持有的原被合并方公司限售股所转换的合并方公司股份
【单选题】 限售股转让收入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 )。
①  应纳税所得额=限售股转让收入-(限售股原值-合理税费)
②  应纳税所得额=限售股转让收入-限售股原值
③  应纳税所得额=限售股转让收入-合理税费
④  应纳税所得额=限售股转让收入-(限售股原值+合理税费)
【多选题】 下列关于个人转让限售股表述正确的有( )。
①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有关规定,转让限售股取得的所得属于“其他所得”,应按20%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②  按照财产转让所得的计税方法,个人转让限售股,以每次限售股转让收入,减除股票原值和合理税费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③  限售股原值,是指限售股买入时的买入价及按照规定缴纳的有关费用
④  合理税费,是指转让限售股过程中发生的印花税、佣金、过户费等与交易相关的税费
【判断题】 证券机构技术和制度准备完成后新上市公司的限售股,按照证券机构事先植入结算系统的限售股成本原值和发生的合理税费,以实际转让收入减去原值和合理税费后的余额和20%税率,计算并直接扣缴个人所得税额。(  )
① 
② 
【单选题】 中国公民温先生任职于境内某市N公司,2016年5月将解禁的限售股转让,取得转让收入60000元,不能准确计算限售股原值。温先生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元。
①  10000
②  10200
③  12000
④  12200
【单选题】 下列关于限售股的个税政策陈述,正确的是(  )。
①  个人转让限售股,以每次限售股转让收入,减除股票原值和合理税费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②  不能准确计算限售股原值的,一律按收入全额纳税
③  限售股在解禁前被多次转让的,只就第一次转让所得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④  纳税人同时持有限售股及该股流通股的,其股票转让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招聘启事如果标题中不写招聘单位,则要将招聘单位写入落款处(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游览褒禅山》叙述了王安石和同伴游览褒禅山的经过,并阐述了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ADL模型规定:具有高市场份额或处于有吸引力市场的战略业务单位被界定为绿色,那些处于中间状态者为黄色,而那些低市场份额或处于饱和市场的前景暗淡者则被称为红色。该说法:(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我们直接感受文言文的音韵、节奏美,理解文章内容。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水是象形字,象河水流动之形。(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通知的落款一定要写清发文时间。(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市场交换的内容只能是有形的,如商品市场、金融市场等。该说法:(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通知中漏掉时间或地点等相关信息,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障碍。(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工作生活中常用的通知,主要作用是布置工作和知照事项。( )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