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不会导致盈亏临界点的升高的是(  )。
单位变动成本的减少
销售价格的上升
单位变动成本的增加
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提高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是:单位变动成本的增加会导致盈亏临界点的降低。(  )
① 
② 
【单选题】 在单位式盈亏临界图中,产品销售价格线与以下哪个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
①  单位成本线
②  单位固定成本
③  单位变动成本线
④  利润线
【判断题】 盈亏临界点的贡献毛益刚好等于总成本,超过盈亏临界点的贡献毛益大于总成本,也就是实现了利润。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固定成本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为(  )。
①  固定成本的增加会导致盈亏临界点的降低,固定成本的减少会导致盈亏临界点的升高
②  固定成本的增加会导致盈亏临界点的升高,固定成本的减少会导致盈亏临界点的降低
③  固定成本虽然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企业经营能力的变化和管理决策都会导致固定成本的升降,特别是酌量性固定成本更容易发生变化
④  固定成本的增加或者减少临界点都不会发生变化
【单选题】 下列因素单独变动时,不会导致盈亏临界点随之变动的是( )
①  固定成本
②  单价
③  单位变动成本
④  销售量
【单选题】 变动成本率和贡献毛益率的关系是( )。
①  成本率大于贡献毛益率
②  变动成本率小于贡献毛益率
③  变动成本率等于贡献毛益率
④  两者相加等于1
【判断题】 在总成本不变时:盈亏临界点的位置随销售单价的变动而反向变动:销售单价越高,盈亏临界点越高。(  )
① 
② 
【判断题】 当产品品种结构发生变化时,盈亏临界点的变动方向取决于以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比例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的变化情况。(  )
① 
② 
【单选题】 在单位盈亏临界图中,产品销售单价线与( )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
①  单位成本线
②  单位固定成本线
③  单位变动成本线
④  利润线
【单选题】 某厂生产一种产品,其总固定成本为20000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10元,产品销售价格为15元。该厂的盈亏平衡点的产量应为()件。
①  40000
②  45000
③  30000
④  35000
随机题目
【多选题】 根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党的问责工作应当坚持的原则包括()。
①  A.依规依纪、实事求是
②  B.失责必问、问责必严
③  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④  D.分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涉及的内容包括()。
①  A.组织领导
②  B.队伍建设
③  C.保障措施
④  D.考核监督
【多选题】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包括()。
①  A.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②  B.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③  C.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④  D.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多选题】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党各个组织发挥的坚强作用包括()。
①  A.领导核心作用
②  B.保障监督作用
③  C.政治引领作用
④  D.坚强战斗堡垒作用
【单选题】 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优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①  A.控疫情保民生
②  B.控疫情保经济
③  C.稳就业保经济
④  D.稳就业保民生
【单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
①  A.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②  B.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之间的矛盾
③  C.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④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提出了对党组织问责采取三种方式,其中不包括()。
①  A.检查
②  B.通报
③  C.改组
④  D.罚款
【单选题】 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综合研判形势,我们对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下列选项中关于2020年预期目标的表述,错误的是()。
①  A.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②  B.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
③  C.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④  D.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1%
【单选题】 我国传统经济体制的三项基本制度不包括()。
①  A.公有制
②  B.按劳分配
③  C.市场经济
④  D.计划经济
【单选题】 四川省服务业发展大会对四川在服务业进行了部署,提出要落实服务业()区域协同发展总体布局。
①  A.“1+3+N”
②  B.“1+5+N”
③  C.“1+8+N”
④  D.“1+1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