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对于持有待售的处置组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如果该处置组包含商誉,应当先抵减处置组中商誉的账面价值,再根据处置组中适用本准则计量规定的各项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账面价值。(  )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企业将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首次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前,应当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计量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中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  )
① 
② 
【判断题】 企业将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首次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前,应当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计量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中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 (  )
① 
② 
【单选题】 企业将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  )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前,应当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计量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中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
①  首次
②  第二次
③  第三次
④  第四次
【判断题】 如果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整体的账面价值低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则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
① 
② 
【判断题】 企业初始计量或在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计量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时,其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的,应当将账面价值减记至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  )
① 
② 
【判断题】 如果商誉已经分摊在某一资产组而且企业处置该资产组中的一项经营,则在确定处置损益时,与该处置经营相关的商誉应当包括在该处置经营的账面价值中,且商誉一定按照该项处置经营和该资产组的剩余部分价值的比例为基础进行分摊。(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在将商誉的账面价值分摊至相关资产组组合时,只能按照各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占相关资产组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进行分摊。(  )
① 
② 
【判断题】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资产与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负债应当相互抵销。(  )
① 
② 
【判断题】 企业主要通过出售而非持续使用一项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收回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其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
① 
② 
【判断题】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资产与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负债可以相互抵销。(  )
① 
②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当我国客轮停靠在美国纽约港时,德国人甲在轮船上窃取了我国公民乙价值4000元人民币的财物。对于本案确立我国刑法效力的依据是( )。
①  属人管辖
②  保护管辖
③  普遍管辖
④  属地管辖
【单选题】 根据解释的效力,可以把刑法解释分为( )。
①  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②  当然解释、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③  当然解释、扩张解释和限制解释
④  文理解释、论理解释和学理解释
【单选题】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实施犯罪,我国有条件地依法对犯罪的外国人行使管辖权,其根据的原则是( )。
①  属地原则
②  属人原则
③  保护原则
④  普遍原则
【单选题】 我国刑法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 )
①  —律适用我国刑法
②  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
③  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不适用
④  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单选题】 李某因倒卖外汇于1995年9月被法院以投机倒把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实施以后,李某提出申诉,理由是现行《刑法》无此罪名,要求改判无罪。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
①  驳回申诉,维持原判
②  释放并给予国家赔偿
③  撤销原判,改为无罪
④  考虑李某已服刑2年,改判有期徒刑2年并予释放
【单选题】 甲实施犯罪在1997年9月30日之前,但至1997年刑法典施行后才被审判,根据新旧刑法的规定,处刑相同。对甲应适用( )审判。
①  新刑法
②  旧刑法
③  新刑法和旧刑法
④  新刑法或旧刑法都可以
【单选题】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 )。
①  犯罪地国家的刑法
②  犯罪人国籍国的刑法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④  国际条约缔约地国家的刑法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是可以不予追究的是情形( )。
①  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②  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③  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④  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单选题】 我国于1997年修订的《刑法》的生效方式是( )。
①  从公布之日起生效
②  公布之日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施行
③  全国人大批准后生效
④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单选题】 立法解释是( )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①  全国人大
②  全国人大常委会
③  最高人民法院
④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