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在判断客户是否已取得商品控制权时,企业应当考虑下列迹象:(  )。
企业就该商品享有现时收款权利,即客户就该商品负有现时付款义务
企业已将该商品的法定所有权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拥有该商品的法定所有权
企业已将该商品实物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实物占有该商品
企业已将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取得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企业只要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购货方,企业就可以确认收入。(  )
① 
② 
【多选题】 “售后代管商品”下收入的确认,企业除了考虑客户是否取得商品控制权的迹象之外,还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才表明客户取得了该商品的控制权:(  )。
①  该安排必须具有商业实质
②  属于客户的商品必须能够单独识别
③  该商品可以随时交付给客户
④  企业不能自行使用该商品或将该商品提供给其他客户
【判断题】 通常情况下,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或交付实物后,商品所有权上的所有风险和报酬随之转移,如大多数商品零售、预收款销售商品、订货销售商品、托收承付方式销售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  )
① 
②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表明已售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给购货方的有(  )。
①  销售商品的同时,约定日后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回
②  销售商品的同时,约定日后将以高于原售价的固定价格回购
③  已售商品附有无条件退货条款,但不能合理估计退货的可能性
④  向购货方发出商品后,发现商品质量与合同不符,很可能遭受退货
【多选题】 确认商品销售收入时所指的“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包括(  )。
①  商品被盗
②  商品报废
③  在零售交易中,顾客对购买的商品不满意可以退货
④  卖方仅仅为了到期收款而保留商品的法定所有权
【多选题】 在具体判断向客户转让商品前是否拥有对该商品的控制权时,企业不应仅局限于合同的法律形式,而应当综合考虑所有相关事实和情况,这些事实和情况包括:(  )。
①  企业承担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主要责任
②  企业在转让商品之前或之后承担了该商品的存货风险
③  企业有权自主决定所交易商品的价格
④  其他相关事实和情况
【判断题】 判断一项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需要关注每项交易的实质而不只是形式。(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企业在判断主要责任人、代理人时,应当以该企业在特定商品转让给客户之前是否能够控制该商品为原则。(  )
① 
② 
【判断题】 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判断公司能否确认收入的一个核心原则是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给购货方。(  )
① 
② 
【判断题】 产出法是根据已转移给客户的商品对于客户的价值确定履约进度。(  )
① 
② 
随机题目
【多选题】 下列资产计量中,符合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有(  )。
①  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作为取得资产的入账价值
②  债权投资采用摊余成本进行核算
③  期末存货计价所使用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④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判断题】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
① 
② 
【判断题】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金额后的差额。(  )
① 
② 
【判断题】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减值后,在以后期间不得再恢复其账面价值。(  )
① 
② 
【判断题】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是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  )
① 
② 
【判断题】 应收账款属于流动负债。(  )
① 
② 
【判断题】 将未决诉讼确认为预计负债,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
① 
② 
【判断题】 甲公司20×5年1月1日赊销商品给乙公司,售价400万元,协议约定两年内(付款期限超过信用期限),每半年结款一次,商品于当日发出,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作了收入的确认,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
① 
② 
【判断题】 一个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  )
① 
② 
【判断题】 递延所得税的本质是对预期的利润(如: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预期损失(如:资产减值损失)计算其影响的一种所得税算法,它直接影响利润表上的所得税费用项目。(  )
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