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以下选项中,自取得项目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年度起,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政策的有(  )。
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
综合利用资源取得的所得
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企业承包建设符合条件的公共基础项目投资经营所得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自取得项目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年度起,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政策的有(  )。
①  综合利用资源取得的所得
②  居民企业从事符合规定和标准的电网新建项目
③  企业承包建设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
④  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单选题】 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  )。
①  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②  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至第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③  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④  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多选题】 以下项目中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政策的有(  )。
①  公共基础设施项目
②  综合利用资源取得的所得
③  企业承包建设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
④  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
【判断题】 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包括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水利电力项目,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
① 
② 
【判断题】 企业承包建设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可以自该承包项目取得第一笔收入年度起,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年至第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的所得,从(  )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①  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
②  获利年度
③  领取营业执照年度
④  成立年度
【单选题】 节能服务公司的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  )免3减半。
①  1
②  2
③  3
④  4
【判断题】 企业承包经营、承包建设和内部自建自用的,不得享受“三免三减半”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企业从事下列项目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是()。
①  蔬菜种植
②  谷物种植
③  中药材种植
④  香料作物种植
【单选题】 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是(  )。
①  香料作物的种植
②  糖料作物的种植
③  中药材的种植
④  麻类作物的种植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是()
①  兴中会
②  中国同盟会
③  光复会
④  中国国民党
【多选题】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产生的共同原因是
①  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②  中国共产党不够成熟,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
③  主观主义
④  对革命急于求成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总方针是
①  发展进步势力
②  争取中间势力
③  孤立顽固势力
④  打击资产阶级
【单选题】 1930年5月,毛泽东撰写的关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著作是
①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②  《井冈山的斗争》
③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④  《反对本本主义》
【单选题】 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的是
①  胡适
②  鲁迅
③  陈独秀
④  李大钊
【多选题】 下列内容属于七届二中全会的是()。
①  我党工作中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②  强调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③  提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
④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单选题】 1941年,在缅北对日作战中以身殉国的中国远征军将领是
①  佟麟阁
②  谢晋元
③  张自忠
④  戴安澜
【单选题】 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①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②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③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④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以上观点正确的是()。
①  ①②③
②  ①③④
③  ①②④
④  ⑦③④
【单选题】 下列关于民族主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  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②  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③  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
④  排斥所有的满洲人
【多选题】 下列有关中共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在革命面临危机的背景下被迫转移的
②  经历了一个先实践后理论的认识过程
③  使党的民主革命任务发生了根本变化
④  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