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
支付款项印章的保管情况
票据的保管情况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下列关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  科目核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计划,收到和支用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②  因退货等引起的国库授权支付额度的退回,退回金额应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③  年末财政授权额度支付预算数大于财政授权额度下达数的金额,应贷记财政补助收入
④  期初收到代理银行盖章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后才可以确认相关的财政补助收入
【判断题】 年末,“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余额应结转下年。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  )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
①  货币资金
②  短期投资
③  应收及预付款项
④  存货
【判断题】 行政单位对于单位零余额账户的业务通过设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进行核算,对于财政零余额账户的业务通过设置“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科目进行核算。()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事业单位应该设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来核算。(  )
① 
② 
【判断题】 事业单位在财政零余额账户中的预算额度或用款额度,也作为事业单位的资产反映。()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  )”科目核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高等学校根据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计划收到和支用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该科目主要用于财政授权支付方式结算。
①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②  库存现金
③  财政应返还额度
④  事业结余
【判断题】 财政应返还额度是指行政单位尚未收到的财政直接支付用款额度和尚未收到的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年终行政单位根据本年度已下达的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与当年财政授权支付实际发生数的差额,应作会计分录()。
①  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科目
②  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贷记“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
③  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
④  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科目
【判断题】 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是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自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 )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多选题】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可以概括为()。
①  A.伟大梦想
②  B.伟大斗争
③  C.伟大工程
④  D.伟大事业
【多选题】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的教训和启示是()
①  A想要发展就要敢想敢干
②  B政策的制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  C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
④  D发展经济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多选题】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①  A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②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  C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④  D坚持改革开放
【多选题】 ____、____、____、____、____,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①  A.识才的慧眼
②  B.敬才的风度
③  C.爱才的诚意
④  D.用才的胆识
⑤  E.容才的雅量
⑥  F.聚才的良方
【单选题】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前景光明。前进道路上,我国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
①  A.机遇优势
②  B.地缘优势
③  C.自然环境优势
④  D.人口优势
【单选题】 ()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①  A.1971
②  B.1972
③  C.1978
④  D.1979
【单选题】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共同惨重教训是()
①  A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  B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
③  C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④  D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单选题】 在一个炼铁厂门口,写着这样一首诗:“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这主要反映的历史事件应是()
①  A土地改革运动
②  B农业合作化运动
③  C“文化大革命”
④  D“大跃进”运动
【单选题】 ()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
①  A2013年
②  B2015年
③  C2016年
④  D2014年
【单选题】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总书记提出了全面改革的方法论,即( ?)。
①  A顶层设计
②  B摸着石头过河
③  C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④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