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包括(  )。
发行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发行人控股或者实际控制的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由于所任公司职务或者因与公司业务往来可以获取公司有关内幕信息的人员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某上市公司进行高级管理人员的改选。下列选项中,在2002年10月不得担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有:()
①  A.甲因贿赂罪,1995年被判4年徒刑
②  B.乙擅长经营管理,现为工商局长
③  C.丙于1999年10月到某企业任厂长,该企业因1999年9月的违法行为被工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④  D.丁因妻子炒股失败已借款15万元到期未清偿
【多选题】 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①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②  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等犯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的。
③  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
④  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
【判断题】 关联方是指本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近亲属,以及这些人员所有或者实际控制的企业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下列有关公司董事、监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兼任的表述中,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①  公司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
②  公司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监事
③  公司经理可以兼任公司监事
④  公司董事会秘书可以兼任公司监事
【判断题】 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秘书不属于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其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  )。
①  10%
②  25%
③  35%
④  50%
【多选题】 下列属于《公司法》所规定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是 ( )
①  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
②  经理、副经理
③  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④  财务负责人
【判断题】 《公司法》规定,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商业银行更换“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包括监事)时,应当报经中国银监会审查其任职资格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因贪污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的人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高级管理人员的是()
①  甲,无民事行为能力者
②  乙,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于2008年2月20日期满释放
③  丙,到目前为止,依然负有1000万个人债务,到期未清偿
④  丁,因为交通肇事罪,被判有期徒刑1年,2013年1月3日刑满释放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以下对人力资本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①  人力资本是活的资本
②  人力资本凝结于劳动者体内
③  人力资本是有形资本
④  人力资本内含一定经济关系
【单选题】 人力资源管理费用是指企业在( )内,人力资源部门的全部管理活动的费用支出。
①  人工成本
②  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
③  企业招聘前后
④  劳动争议
【单选题】 基于“经济人”假说的管理是运用( )来调动人的积极性。
①  物质激励
②  满足社会需要
③  内部激励
④  搞好人际关系
【单选题】 为有效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必须完善的基础工作不包括( )。
①  健全的员工绩效管理体系
②  完善的劳动人事规章规则
③  系统的工作岗位分析与评价制度
④  静态的员工教育培养和训练体制
【单选题】 劳动定额的对象是劳动者的( )。
①  劳动生产率
②  劳动量
③  实际工作量
④  计划工作量
【单选题】 人力资源的( )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
①  技术
②  创新
③  智力
④  管理
【单选题】 ( )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计划。
①  制度规划
②  组织规划
③  费用规划
④  战略劳动
【单选题】 编制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和前提是( )。
①  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
②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
③  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
④  人力资源供给平衡和协调
【单选题】 组织信息的分析不包括( )。
①  统计报表分析
②  可靠性分析
③  综合比较分析
④  数理统计分析
【单选题】 ( )是指对假设的调研主题展开调查,发现新问题,淘汰旧问题,探索真正的问题所在。
①  初步情况分析
②  非正式调研
③  确定调研方法
④  确定调研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