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从理性的抽象上升到理性的具体,目的是取同舍异,将具体概括为一般,这是基本思维逻辑方法中的 ( )
分析
综合
归纳
演绎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①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②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③  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
④  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
【单选题】 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①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②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③  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
④  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
【单选题】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要性在于
①  理性认识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
②  感性认识过于抽象
③  理性认识更加真实
④  感性认识往往是错误的
【单选题】 “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①  归纳与演绎
②  分析与综合
③  抽象到具体
④  实践到认识
【单选题】 先假说,后求证,是从一般到个别,推论和判断个别事例的认识方法,这是逻辑思维方法中的 ( )
①  分析
②  综合
③  归纳
④  演绎
【判断题】 定性评价是对评价作“质”的分析,是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等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评价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思维加工。(? ?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①  归纳与演绎
②  分析与综合
③  抽象到具体
④  实践到认识
【判断题】 统计整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学生从具体的例子出发,通过操作实验、分析、推理,发现一般结论。这是数学命题学习的哪种方式(  ).
①  数学命题接受学习
②  数学命题探索学习
③  数学命题发现学习
④  数学命题解决学习
【单选题】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这是
①  认识过程的终结
②  认识仍处于初级阶段
③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④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体重60kg患者,烧伤面积(Ⅱ°、Ⅲ°)50%,其中Ⅲ°烧伤面积占22%,其补液成分中胶体液应为( )
①  1000ml
②  1500ml
③  2250ml
④  2750ml
⑤  3250ml
【单选题】 严重烧伤的第一位死因是( )
①  休克
②  急性呼吸衰竭
③  急性肾功能衰竭
④  脓毒症
⑤  电解质紊乱
【单选题】 诊断脑震荡的主要依据是( )
①  头皮擦伤痕
②  颅骨骨折
③  头晕、头痛
④  短暂昏迷和逆行性遗忘
⑤  生命体征变化
【单选题】 抢救颅内血肿病人,最根本措施是( )
①  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点
②  气管切开,减轻脑水肿
③  清除血肿
④  人工冬眠及物理降温
⑤  去骨瓣减压
【单选题】 急性硬膜外血肿,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是( )
①  中间清醒期
②  两侧瞳孔不对称
③  颅骨骨折线跨过脑膜中动脉沟
④  进行性意识障碍
⑤  对侧肢体瘫痪或锥体束征阳性
【单选题】 急性硬膜外血肿,继发昏迷的主要原因是( )
①  脑水肿
②  脑脊液循环障碍
③  小脑幕裂孔疝
④  脑干出血
⑤  脑血管痉挛
【单选题】 有一名65岁病人,2个月前有头外伤史,现头痛,CT示右额颞顶新月状低密度影像,诊断是( )
①  急性硬膜外血肿
②  急性硬膜下血肿
③  慢性硬膜下血肿
④  脑内血肿
⑤  高血压脑出血
【单选题】 头皮血肿的处理原则,正确的是( )
①  均需用切开引流
②  均需用穿刺抽除积血加压包扎
③  采用局部适当加压包扎
④  巨大头皮血肿易引起中线移位故脱水治疗
⑤  均需静脉输血抢救休克
【单选题】 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中间清醒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
①  原发脑损伤的程度
②  出血的来源
③  血肿的部位
④  血肿形成的速度
⑤  血肿的大小
【单选题】 有一名60岁女性患者,2个半月前有车祸头受伤史,当时有一过性意识障碍,伤后头痛,逐渐好转,近半个月又出现头痛,越来越重,头颅CT示右额颞顶低密度新月状影像,脑室中线受压移位。术后处理错误的是( )
①  0.4g止血芳酸静点
②  20%甘露醇250ml静点
③  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④  支持疗法
⑤  头痛可给予镇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