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关于嗜酸性粒细胞哪项有误
胞质的特殊颗粒含有组胺
能够杀死寄生虫
胞质中含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
细胞核多分为2叶
在过敏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时增多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患过敏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病人,血液中明显增多的白细胞类型是()
①  中性粒细胞
②  嗜酸粒细胞
③  嗜碱粒细胞
④  单核细胞
⑤  淋巴细胞
【判断题】 过敏反应或某些寄生虫感染时,常伴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数目升高。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寄生虫病灶中最常见的炎症细胞是
①  中性粒细胞
②  嗜酸性粒细胞
③  浆细胞
④  淋巴细胞
⑤  单核细胞
【单选题】 寄生虫病的传染源,除外( )
①  感染的中间宿主
②  带虫者
③  感染的家畜
④  感染的野生动物
⑤  寄生虫病患者
【单选题】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①  副伤寒
②  感染早期
③  寄生虫疾病
④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⑤  X线照射后
【单选题】 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有( )
①  无季节性
②  仅有季节性
③  无地方性
④  仅有地方性
⑤  既有地方性,又有季节性
【单选题】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①  急性出血
②  急性感染
③  过敏性疾病
④  肺结核
⑤  伤寒
【多选题】 关于嗜酸性粒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细胞质的特殊颗粒中含组胺
②  具有吞噬细菌的功能
③  由骨髓的巨核细胞分裂而来
④  在过敏性疾病及寄生虫病时增多
⑤  占白细胞的0.5~3%
【单选题】 寄生虫感染时,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是
①  中性粒细胞
②  嗜酸粒细胞
③  淋巴细胞
④  单核细胞
⑤  浆细胞
【单选题】 可刺激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过敏性介质的成分是
①  C1q、C1s
②  C3b、C4b
③  C3a、C2b
④  C2a、C5a
⑤  C3a、C5a
随机题目
【单选题】 道教正一派的发源地是()
①  龙虎山
②  庐山
③  云居山
④  华山
【单选题】 ()是我国最大的刻板印刷基地之一。
①  石塘镇
②  浒湾镇
③  河口镇
④  横江镇
【单选题】 制定《白鹿洞书院学规》的是()
①  周敦颐
②  陆九渊
③  欧阳修
④  朱熹
【单选题】 南宋时期,江西共开办书院()所。
①  54
②  75
③  79
④  82
【单选题】 在明代被称为“四时雷电镇”的是()
①  朱仙镇
②  景德镇
③  汉口镇
④  吴城镇
【单选题】 被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称为中国17世纪百科全书的是()
①  《农政全书》
②  《天工开物》
③  《齐民要术》
④  《岛夷志略》
【单选题】 陆九渊的心学以()为基地进行弘扬。
①  象山书院
②  白鹿洞书院
③  白鹭洲书院
④  鹅湖书院
【单选题】 被公认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的是()
①  苏轼
②  欧阳修
③  王安石
④  杨万里
【单选题】 ()是明清时期江西造纸业的中心。
①  广信府
②  饶州府
③  吉安府
④  铅山
【单选题】 明代江西共考取进士()人。
①  2728
②  10466
③  1333
④  24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