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的读数a=2713,前尺B的读数为b=1401,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视线高程为( )。
13.688m
16.312 m
16.401m
17.713 m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的读数a=2.713m,前尺B的读数为b=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视线高程为?m。
①  13.688
②  16.312
③  16.401
④  17.713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设后视尺A的读数为a=2.713m,前视尺B的读数为b=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水准仪视线高程为()m
①  13.688
②  16.312
③  16.401
④  17.713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点A处尺的读数为2.713m,点B处尺的读数为1.401,已知点A的高程为15.000m,则视线高程为()m。
①  13.688
②  16.312
③  16.401
④  17.713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尺读数为1.213m,B尺读数为1.401m,A点高程为21.000m,则视线高程为()m。
①  22.401
②  22.213
③  21.812
④  20.812
【单选题】 在水准测量中,设点A为后视点,点B为前视点,点A处尺的读数为1.213m,点B处尺的读数为1.401m,点A高程为21.000m,则视线高程为()m。
①  22.401
②  22.213
③  21.812
④  20.812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 A尺读数为1213,B尺读数为1401,则A、B的高差为( )m。
①  0.188
②  -2.614
③  -0.188
④  2.614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后视点A的高程为19.574m,后视读数为1.334m,前视读数为1.785m,则前视点B的高程为?
①  22.693m
②  16.455m
③  19.183m
④  19.123m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后视点A的高程为19.574m,后视读数为1.334m,前视读数为1.785m,则前视点B的高程为?
①  22.693m
②  16.455m
③  19.183m
④  19.123m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后视点A的高程为52.000m,后视读数为1.350m,前视读数为1.980m,则前视点B的高程为( )m。
①  52.630
②  55.330
③  51.370
④  48.670
【单选题】 设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HA =6.953m,点B的设计高程HB =7.381m,若水准仪后视A点水准尺读数为1.262 m,则B 点的前视读数为( )时,水准尺尺底就是B点设计标高位置。
①  0.834
②  1.690
③  1.262
④  0.417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不包括
①  完整发展
②  和谐发展
③  多方面发展
④  技能发展
【单选题】 教育过程中精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和鼓励学生的独特性是教育的
①  活动性原则
②  个性原则
③  创造性原则
④  人道性原则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①  理论联系实际
②  做到因材施教
③  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④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单选题】 根据( )不同,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①  载体形式
②  价值取向
③  功能特点
④  空间分布
【单选题】 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
①  课程是知识
②  课程是计划
③  课程是经验
④  课程是活动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与现代科学课程改革的总趋势不一致的一项是
①  重视课程内容的功能化
②  强调知识的系统.结构
③  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④  重视个别差异
【单选题】 教师在本单元教学活动中列出参考主题让学生应用专题网站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这样做是体现了
①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②  教师主体学生主体
③  教师主体学生主导
④  教师主导学生主导
【单选题】 从重心转移的角度看,下列不属于当代教学观念的变革走向的是
①  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②  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③  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④  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发展转变
【单选题】 “不陵节而施”体现了( )教学原则
①  直观性
②  启发性
③  巩固性
④  循序渐进
【单选题】 “教必有法”,但“教无定法”讲的是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
①  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②  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③  做到最佳选择
④  做到优化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