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 A尺读数为2222,B尺读数为1451,则A、B的高差为( )m
0.771
-0.771
-3.673
3.673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 A尺读数为1555,B尺读数为1420,则A、B的高差为( )m。
①  0.135
②  -0.135
③  -2.975
④  2.975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 A尺读数为1213,B尺读数为1401,则A、B的高差为( )m。
①  0.188
②  -2.614
③  -0.188
④  2.614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尺读数为1.213m,B尺读数为1.401m,A点高程为21.000m,则视线高程为()m。
①  22.401
②  22.213
③  21.812
④  20.812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点A处尺的读数为2.713m,点B处尺的读数为1.401,已知点A的高程为15.000m,则视线高程为()m。
①  13.688
②  16.312
③  16.401
④  17.713
【单选题】 在水准测量中,设点A为后视点,点B为前视点,点A处尺的读数为1.213m,点B处尺的读数为1.401m,点A高程为21.000m,则视线高程为()m。
①  22.401
②  22.213
③  21.812
④  20.812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的读数a=2713,前尺B的读数为b=1401,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视线高程为( )。
①  13.688m
②  16.312 m
③  16.401m
④  17.713 m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后视点A的高程为19.574m,后视读数为1.334m,前视读数为1.785m,则前视点B的高程为?
①  22.693m
②  16.455m
③  19.183m
④  19.123m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后视点A的高程为19.574m,后视读数为1.334m,前视读数为1.785m,则前视点B的高程为?
①  22.693m
②  16.455m
③  19.183m
④  19.123m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后视点A的高程为52.000m,后视读数为1.350m,前视读数为1.980m,则前视点B的高程为( )m。
①  52.630
②  55.330
③  51.370
④  48.670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的读数a=2.713m,前尺B的读数为b=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视线高程为?m。
①  13.688
②  16.312
③  16.401
④  17.713
随机题目
【简答题】 综合资本成本率是由[填空] 和[填空]两个因素决定的。
【简答题】 投资回收期是指[填空],一般以[填空]为单位。
【简答题】 折现现金流量指标决策规则
【判断题】 《资政新篇》提出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思想。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梁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的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其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探讨,是对( )的一种深入研究。
①  庄子“言不尽意”说
②  孔子“兴观群怨”说
③  司空图“韵味”说
④  严羽“妙悟”说
【单选题】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特别重视文艺的审美情感特征,他将“兴观群怨”称之为“( )”
①  四义
②  四情
③  四学
④  四教
【单选题】 “兴观群怨”说作为孔子“诗教”文艺观的代表,呈现出两个相互联系的特点:一是特别看重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的教化功能;二是这种对文艺教化功能的强调始终建立在遵循文艺的( )规律基础之上,尤其突出艺术的情感特征。
①  模仿
②  表现
③  审美
④  认知
【单选题】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问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
①  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
②  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 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
③  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
【单选题】 为强调“大美”之自然、本真、天放的独特禀性,庄子从比较的角度说到“三籁”之声。其中除了“地籁”、“人籁”,还有( )。
①  “天籁”
②  物籁”
③  “神籁”
④  “灵籁”
【单选题】 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北宋欧阳修的( )就是例证。
①  言有尽而意无穷
②  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
③  文已尽而意有余
④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