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后装拔出试验时,混凝土中()对拔出力的影响最大。
细骨料的粒径
粗骨料的粒径
水泥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粗骨料最大粒径( )mm的混凝土。
①  ≤80
②  ≤60
③  ≤40
④  ≤20
【单选题】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粗骨料最大粒径(????)mm者。
①  ≤40?
②  ≤20
③  ≤80
④  ≤30
【判断题】 水、水泥、砂(细骨料)、石子(粗骨料)是普通混凝土的四种基本组成材料。(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粒径大于( )mm的骨料称为粗骨料,俗称石。
①  4.5
②  4.75
③  5.5
④  5.75
【单选题】 细骨料的粒径通常小于( )。
①  5mm
②  4.75mm
③  4mm
④  3.75mm
【单选题】 粒径小于( )mm的骨料称为细骨料,俗称砂。
①  4.5
②  4.75
③  5.5
④  5.75
【判断题】 泵送混凝土输送管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粗骨料粒径和生产率要求。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一般情况下,泵送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径应控制在 D(D为管径)范围内,且最大粒径不得超过规范的规定。( )
①  0.2~0.3
②  0.3~0.4
③  0.4~0.5
④  0.5~0.6
【判断题】 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决定于界面强度.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骨料中针、片状颗粒的增加,会使水泥混凝土中的
①  用水量减小
②  耐久性降低
③  节约水泥
④  流动性提高
随机题目
【判断题】 以表扬鼓励为主,是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基点确定参照系数的,不能用优秀的范文或作家创作的标准要求学生。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叶圣陶说的“出作文题一定要为学生着想,钻进学生的心理去思考,务必使他们有话可说”强调的是作文命题的适宜性原则。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受大纲和课时的限制,教学中进行作文训练的次量总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注意作文命题的有效性。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运用“指示法”审题,就是从题目中辨识带有文体标志的词语,是一种常规性审题方法,借此以避免文体“走样”。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从表达形式分,作文教学计划有文字综述式和文字表格结合式。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作文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有教师个人的创造,但这仅就具体的实施细则、行动步骤和方式方法而言。确定教学计划的训练目标,不能一味求新。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中学作文训练受大纲和课时的限制,训练的次数有限,这就要求命题特别注意系统性。力求经过训练能够锻炼学生尽可能多的作文能力,培养学生的文体感。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确定作文批改的重点,首先要考虑本次作文教学的 ( )。
①  命题形式
②  教学内容
③  教学目标
④  教学对象
【单选题】 以下关于作文命题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  狭义的供料作文专指供料记叙文,即供给材料要求写成记叙文,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作文训练和考试题型
②  话题作文只提供一个“由头”,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
③  自由命题是由学生自己命题进行练笔,教师不直接提供题目或材料,不属于教师计划的范围
④  作文命题除了提供题目或材料,往往还配以“题外要求”和“提示语”,从作文形式方面给予一定的限制和规范
【单选题】 以下关于命题作文审题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对于“春天”“灯”等题目,审题时宜运用“发隐法”,既要研究其本义,又要借助联想和想象,研究其象征意义,把握其言外之意
②  ”点睛法”一般适用于文字较多、限制条件较严的题目。它是从题面的文字结构中,通过层层分解,找出有关的“已知条件”(即题目中的限制因素),根据“已知条件”,以确定文章“该写什么”和“怎么写”
③  运用“指示法”审题,就是从题目中辨识带有文体标志的词语,是一种常规性审题方法,借此以避免文体“走样”
④  “收扩法”指的是对题目中的主旨大小进行“收束”或“扩展”的审题方法,或者“宽题窄做”,或者“窄题宽做”